第575章 局势迅速崩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王三的军队,还是迟迟不来,再加上正统不足,士绅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攻讦,相互推诿,钱粮不给足不说,还想着趁乱占据一地,然后作为筹码跟王三去谈判。

    毕竟王三这一次大封诸侯,六七百之多,并且随着各地战功不断上报,王三这边核实准确,就册封爵位,这更是让这些人看到了希望。

    既然王三决定要在中土搞土地国有,双方已经彻底对立了,但自己打不过,而王三也愿意将海外作为封建社稷之地,如此一来至少有一条退路。

    总之,互相试探,再试探。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孙承宗很被动的原因。

    王三不怕孙承宗这边的准备,只要他不快速压境,就不会制造太大的危机感,孙承宗除非下定决心杀出一片白地,否则他就不可能赢。

    而杀出一片白地,是要很强心理建设和正当性的。

    问题就是,孙承宗没有正当性。

    崇祯在王三手中。

    孙承宗若是支持南方的秦王,只怕不用多久,秦王就会让他后撤进入淮北。

    到时候局面就彻底糜烂。

    总之,孙承宗等人现在只能守着,然后想办法搞钱搞粮,不去劫掠百姓,但分润来的收益,还是不多,要不是之前孙承宗将运河以西的钱粮全部转移到东边来,只怕他是压不住下边劫掠的。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又有战报西边送来。

    三川镇总兵高从龙,举三川镇投降,王季僧接管了三川镇全部兵力。

    与高从龙一块投降的还有耿仲明、孔有德、吴襄等人。

    河南彻底被大顺控制下来。

    接着,又有人来报,说徐州的刘泽清,准备投降大顺,书信被一个福建商人送来他手中。

    “大事不妙!”孙承宗脸色难看:“马将军,看来武定州你去不得了,立刻引兵南下,元化,你发两座炮营给马将军,立刻夺了徐州城。

    徐州,万万不能有失!”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不妙。

    没有一丝丝犹豫,马祥麟领兵快速南下。

    看着空下来的屏风,孙承宗捏紧了手中的书信。

    沉默片刻,看向那个一直站在角落的福建商人说:“你们郑氏选择站哪边?”

    福建商人闻言,想了想说:“日渐老爷(郑芝凤)的意思是,海上风浪虽然大,但只要一条心,难关也是能渡过的。

    现在整个天下都知道大顺兵强马壮,枪炮锐利,但战争打了一年了,北方各地破坏趋于严重,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不管如何,大顺至少需要一年的修整时间,

    所以,山东的战线,不能拉得太长。

    而且,南方局面有点乱了,这背后肯定有人在推动,所以攘外,还是要先安内。

    广东佬最近在想办法造铳炮,只要给足时间,他们就能造出足够的铳炮来应对敌人。

    所以,日渐老爷的想法是,后撤到徐淮,依托有利地势抵抗敌人,然后孙督师尽快与朱督师通信,在江南选出一个正统,结束日益纷乱的争立。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最合适的人,只有一个。”

    “桂王?”孙承宗反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