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抵达顺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固始汗走到西安府时,已经是三月下旬。

    西安府正在春耕,他甚至看到了没有牛马拉着的钢铁怪兽喷吐黑烟,牵引犁耙,耕种土地。

    还有一些正在给越冬后,蔫吧矮小的麦子追肥的。

    白色的粉末下地,不少人都说过几天麦子肯定会恢复的。

    他看不懂。

    不过附近不时走过的,穿着藏人袍服的人,他看懂了。

    西安府境内有很多高原下来的人,都算是商人吧,也有一些自称是某个宗的自治官员,来西安府为治下百姓买点物资。

    蹚古道的人在变多。

    尤其是茶马古道,主要是走两条路。

    一条是西安、兰州、西宁。

    另一条则是四川、理塘、康定、昌都的路线。

    不管是走哪一条,大顺这边的贸易额都在稳步增长,到处都是活跃的人群。

    所以西安府的生气越发浓厚。

    当然,也有越来越多冒着黑烟的大烟囱。

    现在固始汗能看明白了,一口大烟囱,一年能出几千吨的铁,所以大顺奢侈到每个服役的士兵,都会有一领棉甲作为军装。

    主要是现阶段还未完全脱离传统步兵体系,王三就过渡了一下,给下边一领可以在退役之后带回去的盔甲。

    因此,有些时候固始汗能够看到大街上,不时穿行披甲士采买东西,也有操练的民兵。

    “最近西安府有战事?怎么在操练?”驿馆边上,鸿胪寺官员问最近广场上操练的武装长官,这是他曾经共事的兄弟,后来因为志向不一样,各别一地。

    “西南马上要进入雨季了。所以朝廷这边打算给湖广增兵,通过压迫湖广,进而让朱燮元后撤湖广。所以,西安府这边要出三万人,走汉中府的各个大小山路杀进重庆各地,配合打治安战。尤其是重庆那边都是山,不好打。”

    “又出三万,你们春耕没问题吧?”

    “放心吧,农场那边基本普及了机械,西安府这边可以腾出三万青壮。况且朝廷还从河南调集了足够的粮食过来。那里因为人口的大规模迁走,水田都是富裕的。随便种点,都是丰收,跟之前那样遍地灾荒,完全不同的。而且我跟你说,江南那边,还有豁口给朝廷买卖米粮呢!那些士族,是给了钱,他们就卖,完全不怕卖给大顺,会不会最后变成砍断他们脖子的钢刀。”

    两人聊了聊,鸿胪寺的官员不免感慨这些江南士绅,都到这种时候,还在出卖自己的绞索,也是没谁了。

    固始汗逛了一天的西安府,还在城外看到了几座牧场,里头有牛羊的声音,也有马匹的奔跑声。

    不时有穿着蒙古衣袍的人在这里活动,然后还有专门的老师每天接走孩子读书,下午才给他们送回来。

    而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喀尔喀诸部的人,是这一次喀尔喀南下的战败者。

    一个西安府,大概有一千户喀尔喀人,居住在职工住房,甚至不用离开牧场,就能在场内的供销社买到他们需要的一切,价钱还比较温和。

    之后的路程就轻便多了。

    他们用了六天抵达洛阳,之后上船过开封、归德、东昌、然后北上顺天,前后就半个月。

    抵达顺天。

    固始汗一行人抬头,就看到了一座巨大的摩天楼,得有上百米,钢铁框架下,是代表了大顺政权的新时代工艺。

    想要降低发展成本,有些东西必须用上来,比如高楼。

    王三已经开始垒奇观了。

    摩天楼的出现,也代表了大顺的建筑工艺得到了长足发展,至少在材料学上,桎梏已经少了。

    这些铁料,都是强度足够的钢铁。

    就是脚手架上爬上爬下的人,看得人眼晕。

    “这……这真的是顺天?我可是来过顺天的。”固始汗不可置信。

    他确实来过顺天,也和这一次一样,用一个伪造的身份来朝贡。

    只不过上次来的时候,他还是台吉,现在来的时候是可汗。

    跟记忆里的那个顺天府,完全不一样!

    “这只是一环开发区,还没建完,所以不必太惊讶。”礼部官员随意的说,“走吧,我们要进城了。”

    固始汗这才收了目光,来到了“顺天城”下。

    看着熟悉的巍峨皇城大门,固始汗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才对!这才是我印象里的顺天府!

    外边那个,又是什么怪物!

    固始汗转过头,看向那一座比紫禁城还高的笔直大楼框架,灰白水泥跟密密麻麻的脚手架,无不昭示这一座大楼的挺拔。

    若是全部建完,又是什么光景?

    这里真的能住人?

    怀着忐忑的心思,固始汗进入了内城,熟悉的街景,依旧含苞待放的鲜花,正在抽芽的树木,只比他上次见壮大了几分。

    如此,紧张渐渐消退,这才对嘛!

    这才是我熟悉的顺天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