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万历的困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外省协济钱粮以保证陕北军需。

    这个外省是哪里?

    山西和河南两地最近,这一解送,就出了大问题,最后搞得灾情扩大到了这两地。

    当然,赈灾只是诱因,最主要的还是这两地本身就物资不足。

    遇到风险之后,毫无抵抗力。

    所以通常不到万不得已,朝廷不敢轻易下令赈济。

    因为这个命令搞不好就是挖坑把自己埋了。

    崇祯就是被这么玩死的。

    其实如果他硬挺着不赈灾,李自成根本没有机会打进河南、山西,也就能在陕西混一混。

    万历皇帝听到‘一条鞭法’利大于弊的时候,心中微微一动。

    这个问题其实他找当今很多名士问过,都认为‘一条鞭法’的确是条杀鸡取卵的办法。

    而今天侯平却给了他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哦,你说利大于弊,到底是如何利大于弊?”

    “回陛下,微臣以为,‘一条鞭法’在张大人实施之前,其实已经有很多地方在偷偷使用了。江南实行的征一法,江西的鼠尾册,东南出现的十段锦法,浙江、广东出现的均平银,福建出现的纲银法,都具有徭役折银向田亩转移的内容,这些都是地方自行实施的地方性政策,并不利于朝廷的监管。

    所以张大人坚持施行‘一条鞭法’等于是废除了这些地方性的政策,统一使用朝廷政策,更利于朝廷监管;同时清丈土地,扩大税务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等方面,都是功德无量。无论是官民都得到了大大的便利,否则‘一条鞭法’也不会得到百姓们的一至认可。”

    万历皇帝听到侯平如此褒扬,胸中微微来气:“哦,那既然‘一条鞭法’如此利国利民,为何在张居正死后会有这么多人上书要朕治罪于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