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大明意难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流动。

    使各阶层的思想不停的交互碰撞,一股活跃的风气开始自下而上在大明的国土中传播。

    于是一些开明的学者,就从其中真的寻求到了突破口,其中就有陈献章、湛若水等杰出代表。

    而王阳明的出现,更是将这种思潮集而大成从而创造出彻底解放的‘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

    “我心即是宇宙”,释义:那你皇帝算哪门子天子,我自己也是天啊;

    “宇宙便是我心”,释义:这天下不是你皇帝的天下,我也有份,我愿意尊谁就尊谁,实在不行我自己来也行;

    “心即理”,释义:“君臣父子”无从谈起,我自己做主,过好自己的生活,天下!爱谁谁!

    “致良知”,释义:结合“心即理”的说法,良知不是你说了算,而是我说了算,要我打仗流血为了你,没门儿;

    “知行合一”,释义:我知道是以上的那些道理了,那么我就该逃避逃避,该投降投降,一切以自我、自由为主,也就是我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从以上五点,全部都是针对大明立国根基发起的灵魂暴击。

    在这种思潮影响下的江南仕林,如何能甘愿被皇权压制?因此反击也就成为必然。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赵志皋被攻讦,李如松战死,万历皇帝数十年的谋划被彻底摧毁。

    所以说‘阳明心学’是大明掘墓人,并非没有道理。

    而侯平手中的三封信,就正好就是江南仕林反攻皇权的开端。

    它们说明了有人在暗中串联,企图再人为制造一场“土木堡之战”,以此来压制皇权。

    陈愚衷也是感受到了这股力量的强大,才会不得不选择牺牲自己,为后世子孙留下财富。

    侯平拿着信,就像拿着烫手的山芋,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这些信的威力,其实丝毫不亚于红封使徒名册。

    深叹一口气,他还是做了一个无比艰难的决定。

    心学虽好,但于大明目前的国情并无助益,用或不用到底如何抉择,还是交给朱由校自己去决定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