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货币主导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权已经完全失控。

    历代皇帝反复铸钱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无疑只有一个,缺铜。

    而造成缺铜的原因除了产铜量不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流失严重。

    宋元以来,华夏铜钱一直大量外流,成为周边国家重要的货币。

    到了大明时期,郑和下西洋进一步扩大了大明铜钱的流通区域,导致大明铜钱流失的情况进一步加剧。

    不过这一时期由于大明朝廷强推纸币,倒是并没有使得问题突显出来。

    直到纸币体系崩塌,铜钱流失问题才突显出来。

    大明朝廷本就缺铜,仅有的那点铜铸成的铜钱都还不够周边国家瓜分的份额。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以铜钱为流通货币的市场经济下,大明朝廷能拿回货币主导权就出鬼了。

    隆庆开海之后,白银大量涌入大明境内,这也为朝廷拿回货币主导权提供了契机。

    张居正执政后,为了拿回货币主导权,重新制订了雄心勃勃的铸钱计划,但没几年便宣告失败。

    随后他又推行一条鞭法,推动“银母子钱”的关系,使得白银逐渐成为主流货币之一。

    此举虽然未能从根本上让大明朝廷拿回货币主导权,但是很大程度上也缓解货币的主导权完全失控的窘境。

    随后,万历皇帝也曾试图以银币替代铜钱的做法,一举拿回货币主导权。

    先后铸过“万历年造”和“万历通宝”两种纪值银币。

    只是这两种银币最终都因为国库的存银不足而导致未能引起任何效果。

    金融中心的实质就是货币主导权,一个国家如果连货币主导权都不能掌控的话,那么它的财政能好起来就出鬼了。

    可以说大明朝廷的财政困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货币主导权失控而造成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