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苗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湖广会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张居正时期。

    当时任首辅的张居正捐出自己的一处私宅修建了全楚会馆。

    正是这一建筑后来成为了湖广会馆的主体部分。

    一般湖广士子初到京城的时候,都会去湖广会馆求助。

    像寄送家书之类的事情,也只能通过湖广会馆的同乡沿路带回。

    所以正常的情况下,只要人还在京城周边,基本上都会把自己所在之处告诉会馆的管事。

    而侯平当初到漷县应试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自然没有提前告知会馆管事。

    结果成功后的当天夜里他就喝酒喝死了。

    至于后来穿越过来的侯平自然也不会主动去湖广会馆报备了。

    听到张诚问起这段历史,侯平只能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当初去京城拜师,确实没想到刘大人已经辞官返乡,那时候身上的盘缠还算充足,就想继续在京城寻名师求教,后来经人介绍,翰林院编修钱谦益收了孙儿拜师礼,但是没想到此人是个以貌取人的下作之人,他见了孙儿之后,不光是毁约,还说孙子就算高中,也会惊了圣驾。使得孙儿当时万念俱灰,羞愤之下不敢再继续留在会馆。”

    张诚气道:“好个钱谦益,空有名儒之望,没有半分名儒之风,实乃小人也。”

    说完便看着侯平叹了口中气:“也是苦了你了,这都怪我,当年也是太心急了些,才两次不中,就让你寻名师指点,其实以你之才,只要静心苦读,便是无人指点,也照样会有所成就,寄望于他人,反而落了下成。”

    安福城太偏僻,根本没有什么好的儒师,而张诚自己,连个秀才都考不中,水平可想而知。

    所以侯平考中秀才后,接连两次乡试失败,他才会急了,觉得是自己耽误了侯平的前程。

    只不过张诚自己身份也低,想来想去,只能求到了名儒侯执躬的名下。

    侯执躬曾任湖广参政,在此期间他对湖广的侯氏进行过一次寻宗探底的调查。

    也就是这一次,刚调到永福城任书隶的张诚结识了这位参政大人。

    准确的说,不是结识,他只是帮侯执躬调查了一下永福城周边的侯氏宗族情况。

    经过调查,就在永福城北二十里处的侯家院子,确实是跟侯执躬这一支有些关系。

    不过侯平家就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了。

    张诚的本意是想让侯平就拜入侯执躬门下。

    但是侯执躬也是觉得侯平样子太丑,走仕途可能不会那么顺利,因此才推荐了喜欢精研学问的名儒刘宗周。

    这才有了侯平入京求学的事情。

    侯平笑道:“嘎公,事情都过去了,不必再纠结于此。今天我来是请你和舅舅去永福城乞酒的,后天我们三兄妹一起摆婚宴。”

    张诚笑道:“哦?一起摆婚宴?大顺和小玉都有对象了?”

    张山也笑道:“侯顺儿什么时候找媳妇了?几个月前我还去他都还是一副愁眉苦脸的德性。”

    侯平把跟谷家换婚的事情说了一遍,引得张诚父子惊叹连连。

    不过旋即张诚又叹了一口气:“这酒我怕是吃不成了,贵州苗乱越来越严重,指挥使大人都带兵前去助战,我要在城里留守,调拨物资粮饷,一刻也离不得,就让你舅舅代我去吧。”

    侯平一脸遗憾的道:“怎么回事?贵州事态已经严重到这等地步了吗?调兵都调到九溪卫来了?”

    张诚只能摇头苦笑……

    ……

    自从平定播州之后,贵州裁减兵员太多,使得各地卫所营哨势力大减。

    相对的各苗夷贼寇的人口却日益增多。

    贵州的上六卫、平定、铜仁、大江、小江等地,天天都在报告苗人的警报。

    而苗人杀害官员,掳掠汉民,焚烧劫掠屯堡,影响也越来越严重,祸患绵延整个贵州省地区。

    苗人分布范围极广,南边抵达云南,西边抵达四川,东、南抵达广西,湖广等地,种类多而繁杂。

    对贵州心腹之地危害最为严重的是仲苗;

    其次还有盘踞在贵州东面边境的黑苗;

    往来劫掠、对贵州和湖广两地交通造成肘腋之患的是镇筸苗;

    镇筸苗对湖广造成的祸患比贵州要更为严重;

    盘踞两江,对各交通要地,对四川、湖南、贵州三省都构成威胁的则是红苗。

    其中红苗又对四川南面的危害最为严重,而贵州红苗则危害稍浅,湖广再次之。

    这些苗民都属于土司管辖,只是土司非但不约束控制,反而纵容他们劫掠占据屯堡,暗中获取他们抢得的财物。

    各地土司都不想剪除苗人之害,使得他们势力也逐渐壮大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一月,四川的酉阳、石耶、平茶、邑梅四司受红苗攻打,损失惨重。

    为了报复,四司联合兵力剿贼,但因兵力薄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