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龙门教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答应了要做两个热水瓶回去,侯平自然不会失言,于是第二天一早就去了玻璃厂。

    热水瓶又称保温瓶,它的构造并不复杂。

    中间为双层玻璃瓶胆,两层之间抽成真空状态,并镀银或铝。

    真空状态可以避免热对流,玻璃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镀银的玻璃则可以将容器内部向外辐射的热能反射回去。

    反过来,如果瓶内储存冷液体,这种瓶又可以防止外面的热能辐射到瓶内。

    保温瓶的瓶塞,通常以软木制成,这种材料不易导热。

    现在制玻璃镜的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制作热水瓶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难度。

    下午,侯平拎着两个热水瓶回家,布喜娅玛拉和陈秀宁一人一个,立马就使用了起来。

    到了第二天早上,热水瓶中的水都还是温热之物。

    这可把两女高兴坏了,赶紧让侯平去把这种东西多生产一些出来,实在太有用了。

    侯平无奈的摇了摇头,只能又去了一趟玻璃厂,将热水瓶的工艺要点教授给厂里的技术工人。

    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深思制造,等他们真正掌握好这门技术了,这个产品就算大功告成了。

    三天后,由陈秀宁在中间牵线,在漷县一家高档茶楼内,侯平终于见到了龙门现任教首黄夫人。

    侯平对黄夫人的身份事先有过猜想,赵州刘氏没有什么出过什么大人物。

    所以他认为米贝嫁的赵州刘氏,自然也不会是什么大人物,所以投靠闻香教寻求庇护也就说的过去。

    但是他知道黄夫人的真实身份后就知道自己的想法大错特错了。

    这位黄夫人竟是锦衣卫千户刘守孚的妻室。

    刘守孚是嘉靖年间的兵部尚书、提督团营、功加太子太保的刘天和之孙。

    刘天和共有四子,刘守孚的父亲刘溧排行老三。

    刘溧初期因父之功荫补为太学生,后又入了锦衣卫,在赵州行宫当值。

    所谓的赵州刘家,根本不是什么民间的刘家,而是世袭锦衣卫。

    刘守孚接了他父亲的班后,要比他父亲干得更好,官至千户。

    当然了,刘守孚的千户也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有多强,而是到了他们这一代刘家又出了大佬,锦衣卫都指挥使刘守有。

    刘守有身为名臣之后,又是张居正改革的支持者,自然顺风顺水。

    在万历前期张居正一手遮天的时代,刘守有以锦衣卫都指挥使的身份,官至左都督、太子太傅。

    张居正死后,万历对其进行清算,刘守有失去了靠山,也被弹劾,最终罢官去职。

    而刘守有被罢官的原因,据说就与侯平手上的《清明上河图》有关。

    与他同朝的名臣王世贞曾在自己写的文章中,影射刘守有在抄冯保家的时候,私吞了冯保所藏《清明上河图》。

    虽然只是一个传言,最终也没有得到证实,但还是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守有的父亲是刘天和二儿子刘澯,是刘守孚的二伯。

    两人既然有堂兄弟关系,自然是要被照顾一下的。

    原本刘守孚应该要被调回京城的,但是因为万历皇帝清算了张居正,刘守有担心自己也有危险,就没有调他回京。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守有被罢免的时候,才没有波及到刘守孚,他依旧是赵州一处行宫锦衣卫千户。

    现在刘守孚已经去世,黄夫人是其遗孀。

    侯平跟黄夫人见面后并没有一上来就进入正题,而是闲话家常,边喝茶边聊天,很快就增进了感情。

    黄夫人既然是刘守孚的夫人,有这么强大的夫家背景,她自己肯定也不差。

    只是在闲聊的时候,黄夫人对自己的家世只字未提,侯平也不得而知。

    “黄夫人,学生有个问题不知道该不该问?”

    “侯先生但问无妨,老身都这么年纪了,也没那么多顾虑。”

    “黄夫人,刘家这样的名门望族,米氏为何还要投奔闻香教?”

    黄夫人苦笑了一下:“侯先生有所不知,婆婆当初入教,拜张祖为师的时候,我大婆婆还在世,她一个妾室的身份在家里难免被大婆婆欺负,张祖帮婆婆教训过两次大婆婆后,让她知道了收敛一些。总之我们女人纳,总逃不过互相伤害的命运。”

    侯平不知怎么的,忽然就想到了一句歌词: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你们一样有最脆弱的灵魂……

    虽然他很想唱两句,但是又硬生生的压了下去。

    “黄夫人,你今天能来,想必晚生之前的提议你也是答应了的,不知道何时能让晚生去看看那些资料。”

    黄夫人看了侯平一眼:“侯先生稍安,此事老身还有一问,不知先生要查何事?老身只有知道了先生具体要查何事,才能决定让不让你去看那些资料。”

    侯平想了一下,还是直言道:“其实晚生要查的是二十年前一段疑案的真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