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马林(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朝时期的主要商帮之一,其发展与江南仕林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江南仕林被万历皇帝分化之后,其主要以商业家族为主体的继承党派东林党,则成了晋商主要支持对象。

    实际上明朝三大商帮,潮商、徽商、晋商都是东林党的重要支持者。

    晋商的支持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的援助,还包括对东林党政治理念的认同和宣传。

    而马林做为晋商重要的军方盟友,他的上位,从一开始就不是为战斗而来。

    万历四十六年(1618),有山东、山西、河东、河西、苏杭等处在抚顺贸易者十六人。

    努尔哈赤都丰厚地给予他们资费,把书写的  “七大恨”  言论交付给他们,然后让他们回去散布。

    这十六人实际上代表了十六大商家,而马林就是被这十六大商家给活动出来的总兵。

    万历皇帝之所以同意了让马林出任开原总兵,主要还是出于对各党派之间的势力平衡考虑。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轻敌了。

    在萨尔浒战役之前,大明朝廷对于努尔哈赤的普遍看法是不堪一击。

    虽然也有熊廷弼等一些官员认为他会成为朝廷祸患,但这样的看法并不是主流意见。

    在熊廷弼经略辽东时的辽东总兵就是杜松,他对努尔哈赤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朝廷的判断。

    杜松直到萨尔浒战败之前,一直都觉得努尔哈赤跟蒙古人一样不堪一击。

    杨镐遣后金逃兵带书信给努尔哈赤,将发兵日期告诉努尔哈赤也同样是如此。

    正是因为他们的轻敌和大意,才会导致大明的主力大军溃败。

    如果杜松能够谨慎出击,选择在萨尔浒等待马林汇合。

    那么凭他的实力,努尔哈赤想要在短短一天之内击溃大明的主力大军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是可惜,无论是杨镐还是杜松,他们根本没想到,努尔哈赤跟蒙古人有本质上的区别。

    因为努尔哈赤的部队,始终带着的辽东铁骑的残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