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救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万历四十七年三月,大明皇宫内一片愁云惨淡。

    自辽东战败的消息传来,万历皇帝因怒急攻心而晕倒。

    被太医救醒之后,他强撑着病体安排由太孙朱由校监国,之后便又再次晕倒,

    这一次,他足足晕迷了三天三夜,直到三月八日,太医院群医依旧束手无策。

    朱由校再也忍受不了,派人前往漷县到大医馆接了神医吴有性和汪汝桂前来为万历皇帝医治。

    吴有性和汪汝桂入宫的同时,有人就把此事上报了首辅方从哲处。

    方从哲一听,顿时坐不住了。

    别说是请宫外的人给皇帝看病了,就是皇帝想换个太医看病都需要得到内阁首辅的同意。

    现在朱由校带外医给皇帝看病,他一点也不知情,这还得了?

    大明的太医院和御医的选拔与管理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程序。

    太医院负责皇帝及其宫廷亲属的医疗保健,而御医则是太医院中的高级医师,专门为皇帝等皇室成员提供医疗服务。

    御医的选拔也非常严格,从太祖时期就开始建立了一套太医院医官选拔制度,确保只有医术高超的人才能成为御医。

    这些御医不仅医术高超,而且都有正八品的品级,是医术极其高超的皇家御用医生。

    因此,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健康守护者,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皇家的面子和国家的尊严。

    当皇帝需要更换太医时,这一行为涉及到皇帝的健康和安全,因此需要经过内阁首辅的同意。

    内阁首辅作为皇帝的重要顾问,对于皇帝的健康和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决策权。

    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时刻,如皇帝病重需要更换治疗方案或太医时,内阁首辅的意见和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内阁首辅还负责协调和管理朝廷的各项事务,包括医疗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因此在皇帝更换太医这样的重要决策上,内阁首辅的意见和批准是必不可少的。

    当年正德皇帝朱厚照,意外落水,然后就一病不起。

    太医久治不愈,正德皇帝就想换个太医诊治。

    然而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坚决不同意,称皇上只是纵欲过度、多加休养就可以了。

    最终导致正德皇帝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一直到病逝都没能更换庸医。

    一国之君,竟因为无法给自己更换一个好的医师而病逝,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正德皇帝的死因之谜”已经成为一桩历史疑案。

    而此时朱由校要用外来的医师给万历皇帝治病,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之举。

    正因为如此,方从哲急匆匆的进宫要去阻止此事的发生。

    而此时,朱由校已经带着吴有性和汪汝桂强闯养心殿。

    司礼监掌印带着一众内侍拦在朱由校等人身前,既想阻止他们前进又不敢真的把路挡住引起太孙不快。

    由是只能边退边劝解道:“殿下……殿下……,您听奴才一句劝,带外面的御医给皇上看病是要担天大的风险,而且还没有得到首辅的同意,您可这是坏了规矩,小人们可担待不起啊,你可千万不能干这样的事情啊。”

    朱由校冲上去一脚就将卢授踹倒在地,怒骂道:“荒唐,皇爷爷都昏迷了三天,太医院的那帮狗玩意有用,怎么会落到这等地步?现在本太孙只是想找两个医师给皇爷爷看病,你们还推三阻四,你们到底想干什么?规矩,规矩,你们的规矩能比皇爷爷的命还重要吗?”

    卢受倒在地上边爬边退:“殿下……殿下……,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小人……小人……说的也不算啊。”

    朱由校气急,其实这两天他已经找懂医术的人问过了,万历皇帝是长年血气旺盛郁结在心,加上怒火攻心所至。

    其实就是高血压中风了而已。

    要求醒万历皇帝并不难,只需针石放血治疗便可。

    在民间只能算是个普通小病,只要不是遇上个大骗子,基本上都能手拿把掐的治好。

    但是放在皇帝身上这可就是个大问题了。

    这可是龙血啊,谁敢放?

    就算眼前是把皇帝给救醒了,万一以后皇帝又犯病,别人就会说是当初给陛下放血给落下的病根,到时候可怎么办?

    所以太医们都打起了太极,安全无效的治疗方案提了一堆,就是谁都不肯说出半句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案。

    万历皇帝的病情就被这样一天天的给耽误了下来。

    朱由校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如果是以前,他对万历皇帝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感情。

    但是最近这几年,万历皇帝跟他之间相处的越来越融洽,还经常给予指点。

    他在万历皇帝身上感受到了浓郁的亲情,感情自然也就深厚了起来。

    如果不知道万历皇帝的病情真实情况也就罢了。

    现在已经知道了真实情况,他又如何都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