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养寇自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永春抬起头来看了看刘綎和侯平两人,心里也在天人交战之中。

    侯平的意思其实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就是要他养寇自重。

    老实说,身为一个有气节的官员,要他干养寇自重这么大逆不道的事,他是真的心里在打鼓。

    可是他又不得不承认侯平的话是血淋淋的现实。

    如果他现在真的一把将建寇打死,他的巡抚之位也就干到头了。

    而且就算现在的建奴死了,只要辽东的官场风气不变,很快就会又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建奴。

    强如铁岭李家,在辽东官场的倾压下也粉身碎骨。

    自己一个无大靠山的白丁,能对付他们吗?

    ……

    铁岭李家的起始,一世祖李膺尼,于洪武朝自朝鲜秃鲁江渡江内附,在铁岭定居,授总旗一职。

    三世祖李英,以军功授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之职。

    传到第五世,李春美手上,李氏家族第一次青史留名。

    正德七年(1512),李春美随总兵刘晖率军参加镇压刘六、刘七起义,在江南作战,因“破流贼有功,塑像狼(郎)山,名登国史”。

    然而李春美事业蓬勃发展之时,嘉靖九年(1530)七月,时任铁岭备御指挥的李春美因“坐贪墨故也”被朝廷革职。

    第六世,也就是李成梁的父亲李泾,嘉靖二十年(1541  年)被授予本旗右哨把总一职。

    其后李泾跟随备御,也是他姐夫金湖去修缮边境,结果中途生病,金湖就让自己的儿子,千户金汝泉代替他。

    当时突发鞑靼叩边,金湖、金汝泉迅速带兵前往平定山,结果遭遇贼人,金湖被害。

    金汝泉按法律应当被连坐,李泾因为痛心外甥陷入罪责。

    并且考虑到姐姐孤寡一人,于是带病出仕为官,甘愿承受军法惩处。

    因为李泾获罪,李家家境破败,李成梁蹉跎到四十岁由于没有钱贿赂京官,而迟迟不能袭职。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遇贵人的提携,他可能终其一生也只能在铁岭蹉跎。

    铁岭李家的辉煌,由两代三人共同缔造。

    李成梁由辽东铁岭卫学生员袭职祖上指挥佥事一职,成为了险山参将,因屡建战功,隆庆元年(1567年)进为副总兵官,协守辽阳。

    这段经历看起来是机遇,实际上是在刀尖上跳舞。

    自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辽东总兵殷尚质战死,到李成梁任副总兵官,协守辽阳时止。

    十年期间,辽东共死三位总官兵,其中包括了李成梁的前任王治道。

    他们的结局都是被蒙古人围攻杀死,殷尚质死得尤其惨,他遭遇了十万蒙古人的围攻。

    可见李成梁当时所面的局面有多么险恶,辽东总兵成了当时最烫手职位,根本无人敢接。

    总兵原本就只是军队临时的总指挥,它的无品级,无定员,可以越级提拔干部。

    在有背景的将门子弟都不愿意接烫手的辽东总兵的情况下,当时还属于低级干部李成梁被迫接手。

    也正是有了这次临危受命,才成就了他传奇的一生。

    李成梁在辽东总兵任内,虽然容入了辽东文官利益集团,对利益的方配,但也忠实执行朝廷分而治之、以夷制夷的政策。

    打击强的,扶持弱的;

    打击嚣张的,扶持听话的;

    既不让任何一个女真部落无限制地做大做强脱离自己的掌控,也不让任何一个部落因弱小而灭亡。

    所以王杲、阿台不听话时,李总兵毫不犹豫地出兵剿灭;

    而哈达部王台对明朝忠顺有加,便一力扶持。

    当王台死后,哈达部陷入内乱而衰落下去后。

    整个女真地区乱成一锅粥,尤其是不听话的叶赫部,不断蚕食哈达部领土,骚扰大明边关。

    李成梁意识到是时候物色新的代理人了,于是首先找到了尼堪外兰。

    可这个尼堪外兰不中用,听话有余能力不足,无法平定建州的局势。

    于是他只能改为扶持更为听话,能力又突出的努尔哈赤。

    李成梁对努尔哈赤的控制一直比较得力,但是由于当时辽东的局势的平稳。

    而李成梁跟他们同流合污的立场并不坚定,更主要是李如松完全的倒向皇权后,使得李成梁处境尴尬,就成了那些人的眼中针,肉中刺。

    于是李成梁自此之后不断的受到攻讦,最终被迫下台。

    只不过因为当时皇权强势,李成梁下台后,辽东依旧在皇权掌控之中。

    直到李如松死后,皇权衰落,他们才重新拿回了辽东的掌控权。

    其后他们看重了努尔哈赤的乖巧,开始努力的扶持他。

    以马林上位为分水岭,辽东的局势很快就恶化下去。

    他们利用可控的战争,来向朝廷要挟,要钱要粮,持续吸血。

    等万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