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袁盎却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是万历皇帝第三次实施累死王皇后的计划。

    此时的王皇后,针对万历皇帝想在床上累死自己的阴谋早已经想出了应对办法。

    她想出来的应对办法就是两个字‘麻烦’。

    她利用自己掌管后宫的权力,给万历皇帝定下了一套非常麻烦的临幸自己的规矩。

    万历皇帝要临幸她,需要先奏请孝定皇太后下旨。

    而她接到太后的旨意后必定会先推辞一波。

    孝定皇太后一般都会以处理事务繁忙,请万历皇帝另幸他宫。

    万历皇帝如果死活都不答应,王皇后才会答应在宫中等候皇帝临幸。

    但是到傍晚时,她又会先将各宫妃嫔都集结在坤宁宫等候万历皇帝的到来,行礼之后让她们离开。

    然后次日五更时,又让这些妃嫔再次来到宫门前集结。

    此时宫门已开,她则先于万历皇帝起身,来见众妃嫔,然后与众妃嫔一起等万历皇帝起床请安。

    万历皇帝若在白天想临幸她,则必须要在傍晚时奏告孝定皇太后。

    若是想在其他宫殿临幸她,则必定要文书答复。

    在这样一套繁琐复杂,需要一请、二请、三请的流程面前。

    全方位的杜绝了万历皇帝想胡乱宣淫她的小心思。

    而这套规定只针对于她自己,临幸其她的妃嫔则不用如此。

    只需要把自己所在地告知孝定皇太后、皇后和各宫妃嫔便可。

    这样的规定让别人也无话可说,万历皇帝也是有苦难言。

    别说万历皇帝这种惫懒的性子,任何人面对这样繁琐的流程时,也都很难长久坚持下去。

    所以之前的两次,万历皇帝终是阴谋没有得逞。

    这一次,万历皇帝就转变了策略。

    一来呢,是他也不再年轻,男人一旦上了岁数后,有些事情就力不从心了,皇帝也一样。

    二来呢,王皇后已经有了应对他的法子,继续老套路不会有什么好效果。

    所以年近四旬的万历皇帝只能转变策略,他变相的加重王皇后的工作负担。

    比如走到哪里都要把皇后带上,把自己的政务和后宫的政务都交给她处理。

    白天王皇后有自己工作,他就找地方偷偷睡觉。

    夜晚王皇后想要休息,他就通宵达旦的批阅奏折,动不动就让人就奏折中的内容去询问王皇后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

    本来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进行,王皇后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垮了下去。

    但是没过几天,工科给事中王德完突然上了一封奏折。

    称:“道路喧传,谓中宫役使仅数人,伊郁致疾,阽危弗自保,臣不胜惊疑。宫禁严秘,虚实未审。臣即愚昧,决知其不然。第台谏之官得风闻言事。果中宫不得于陛下以致疾与?则子于父母之怒,当号泣几谏。果陛下眷遇中宫有加无替欤?则子于父母之谤,当昭雪辨明。衡是两端,皆难缄默。敢效汉朝袁盎却坐之议,陈其愚诚。”

    奏折中用了一个典故:袁盎却坐。

    袁盎却坐是指汉文帝刘恒偏宠慎夫人。

    慎夫人是赵国送给刘恒的美人,能歌善舞,长得又年轻漂亮,嘴巴又甜,非常讨汉文帝的宠爱。

    而此时汉文帝的皇后窦氏已经年老色衰,且身体多病,就连眼睛都看不清东西了。

    两人根本没有可比性,于是汉文帝宠爱自然也就偏移。

    慎夫人性格也是张扬,仗着有汉文帝的宠爱,丝毫不将窦皇后放在眼里。

    处处要求能够和皇后平起平坐,享受同样的待遇。

    因此每次宫宴的座位,都要与皇后一左一右,分侍两旁。

    然而有一次,在皇宫宴会上,袁盎将慎夫人的座位搬到了窦皇后的下位。

    慎夫人不悦,汉文帝刘恒也不开心,于是拉着慎夫人就离开了。

    袁盎就被汉文帝和慎夫人记恨上了,安慰了慎夫人后,汉文帝就在想办法要怎么处罚袁盎。

    不过他的法子还没想出来,袁盎就自动送上门来了。

    袁盎给汉文帝写了一个折子,里面大意说的都是大汉朝的尊卑阶级、礼仪道德之类的话,并重点指出了窦皇后和慎夫人之间的区别。

    在袁盎看来大汉朝的皇后是天下之母啊,应该受到最尊高的待遇和尊重,慎夫人只是一个小小夫人妃嫔,怎么可以跟皇后相提并论?

    还说皇帝如果再纵容慎夫人,不是在爱她,是在害了她。

    这番话让汉文帝幡然醒悟。

    袁盎说得非常对,如果再让慎夫人这样放肆下去,指不定哪天他登天了,慎夫人就会遭来横祸。

    窦皇后的儿子可是太子,早就对慎夫人的行为恼怒在胸。

    于是汉文帝便将袁盎的信交给了慎夫人。

    慎夫人也不是傻子,也知道一入宫门深似海的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