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句句话落在心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样一根,银条不多不少三两整。

    童舟在来大宋之前,开车去市里采购时,在市区一家小金铺,花7000块钱买了十根。

    不是找不到大店,而是大店的商品都有有水印,用起来不好解释。

    3两白银在大宋是个什么水平呢?

    太复杂的不需要大家计算,只需要粗浅理解其购买力便好。

    宋初之时将近5000软妹币,现在大概四千多,再过一二十年,就只值3000块钱左右。

    所以如果你是个月薪1500的小协警,例行问个话,对方甩手塞给你4000块。

    就问一句,有几个人能眼神不清澈?

    这得是什么样的土豪,才能如此豪横?

    这捕头明显是个街面上混得熟的老油条,瞬间明白该如何自处“原来是童员外当面,失敬失敬!”

    童舟是看过梦华录的,所以琉球商人的说辞是没问题的。

    朝廷要求南洋商人去广州市舶司专门通商,可是不能要求东边几国商人不远几千里,绕道去广州,再来跟宋人做生意。自打朝廷下禁令以后,钱塘这边明面上能活动的胡商,最多的就是琉球、东瀛和高丽商人。

    “大人客气,小民初来此地,日后还要仰仗大人关照。”

    捕头连忙躬身“童员外折煞小人,日后员外在这钱塘地界,但有所需,尽管差遣小人便是。”

    捕头可是人精,见面就给3两上好雪花白银的大豪商,哪是他有资格装大人的?

    童舟见火候差不多,这才说起“大人,我这伴当也是见义勇为,见那些匪徒危及茶铺店家安全,出手相救,下手亦有分寸,不曾伤人性命,当不触犯大宋律令吧?”

    “哪里哪里,员外说笑了。小人可不是要问责员外的伴当,只是见员外不似本地人例行问询而已。既已问明员外来此缘由,便不多打扰员外。小人尚有犯人需要看压,这便告退了。”

    “如此便好,小民也不便阻拦大人当差,他日再会。”

    “是是是,再会再会。”捕头连忙抱拳施礼,匆匆离开此处。

    顾千帆和老贾全程看在眼里,未发一言。

    他们二人不同于堂倌儿。

    常在外差遣,懂得小吏薪资微薄,靠这些孝敬过活才是常态,也并未铁面无私的多管闲事。

    皇城司所辖都是谋逆造反之事,若是管起小吏受贿,可不就是多管闲事?

    顾千帆走到童舟身边抱拳“本官顾千帆,见过这位童公子。”

    “童舟见过顾大人,不知大人哪里高就?”童舟见顾千帆找上来,故作不知憋着坏,开口问起他出身。

    一旁的老贾刚要上前分说,顾千帆却不可能上当“公府当差,皆是为官家尽忠。公子伴当身手不凡,不知又是出自哪家哪派啊?”

    既然没有被官吏盘问,没因此暴露身份。他又怎么可能自己主动跳出来,说是皇城司的人。

    “我二人自幼便在琉球长大,并不识得大宋的高门大派。修行的也都是自家武艺,大人不必过分猜度。”

    顾千帆与他相见,只想认识一番。他们皇城司爪牙遍布大宋天南地北,可不都是正编的司吏。

    这童姓琉球男子,出手阔绰,家仆又实力非凡。他日再遇上,未必不能利用一二。至于刚才小小冲突,完全不看在他眼中。

    想及此处顾千帆不免想多结个善缘。

    “这掌柜娘子刚刚对付歹徒时,躲刀的那一招,出自绿腰舞。就顾某所知,如今民间会此舞的,多半不是良家。童公子还要擦亮眼睛,莫要被勾栏出身的风尘女子,迷了心窍才好。”

    刚才这童姓男子,因为美人冲冠一怒,想来是被那小娘美貌所吸引。他出言提醒,就算对方一意孤行,未来与这小娘有何交集,起码顾某给他预先知晓小娘身份,不致上当受骗的机会。

    无论如何,他得记本指挥使个好。

    他这句话让一旁收拾铺中狼藉的孙三娘停下手上动作,担心的看向赵盼儿。

    赵盼儿更是直接破防“我是良籍,大人不得胡言。”

    顾千帆看都不看她一眼,他既以指明,便是笃定她出身,显然她经历过什么事,还良为民。不过顾千帆并不在意一个还良贱籍女子如何想法。

    他越是不在意,越是搞得赵盼儿火大,看他相当不顺眼。

    童舟当然知道赵盼儿过往,而且应该比此时的顾千帆知道的更加清楚。

    “小民多谢顾大人好意,只是在童某看来,出身并不该作为评价一个人善恶是非的准绳。盼儿姑娘一看便是天下难寻的好女子。如何与她相处,童某自有分寸。”

    “再说出身如何乃是命定,你、我、她,皆无改变之能力。但文才、武功、技艺、道德修养却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行努力得来。童某以为以此评人,而不是以谁是谁的儿女,是何出身评价他人更加客观,顾大人以为如何?”

    现代人尤其是龙国人,哪个不是自小被灌输这样的观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