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上海滩(1/2)
2600万软妹币,让他的贸易值来到59w,升级的进度只剩下五分之二没有完成。
虽然没升级,却让他早就干瘪的钱包,迅速又鼓起来。
连续的好消息,让他在这个周五晚上,甚至都没睡好。早上起床之后,精神有些萎靡不振。
坐在临时小食堂里,徐盛给他端来一碗豆浆、两根油条、4个肉包子,放在他面前。
“老板,吃早点了。”
浑浑噩噩的应了句“哦,好的,谢谢。”
他把油条往嘴里一放,整个食堂大厅,立刻响起一片‘唏哩呼噜~~’声。
不管是亚瑟、伊恩这些外国人,还是水兵、弩兵这些中国人。在他们生活的年代,哪吃得上这些玩意儿。
别说外国人吃不惯中式早点,反正中世纪来的伊恩,肉包子一顿能吃十七八个,还得配三碗豆浆,吃起来香得很。
吃过早饭,童舟恢复三分精气神。
想着等一下,又要去一个全新世界探索,感觉有些兴奋。
“走吧,咱们出发。”
来到船上,看着早就换好合适衣服的水手们,看着一群黑西装的彪形大汉站在他面前,甚是满意。
如今不比当初,他的船上,专门有一个舱室,随时随地准备着若干款式衣服,便于他在各个世界往来。
[是否航行到远大前程世界?]
“是。”
钱塘江江面,透明镜面再次出现。
这一次,对面就没什么景色好观察。放眼望去,除了一望无际的碧蓝,别的什么都没有。
穿过镜面,沙船来到1924年,魔都上海的海面。
船一过来,童舟就感觉一阵摇晃差点没站稳,被徐盛扶住。
他把手扶在船舵前方的栏杆处随口说道:“这大海是不一样哈,一个没注意差点没摔倒了。”
自从得到这个海商系统,解锁船只,这还是他和他的船,第一次出现在真正的大海之上。
在内河之中,像是一艘庞然大物的沙船。
一进入大海,就好像一片渺小的树叶,随着海浪起伏摇摆。
今天天气不错,艳阳高照,又不算是远海,风浪也不大,也就不到2米高的样子。
只是习惯内河航行时的平稳,船只有些起伏变化,童舟没料想到,这才没站稳。
如果以后真在恶劣天气,或者浪高五六米都是寻常的远海海域航行,那他可有得受了。
一想到这里,他就迫切想要给船只早点升级。
毕竟越大的船,抗风浪能力越强。
“文向,往岸上靠吧。”
徐盛看看天上太阳,再看一眼罗盘,就调整船只方向,朝着一个方向驶去。
不是童舟不想配备先进航海设备,他这诸天穿梭的,弄个GpS之类的设备毛用没有。
还得是罗盘、六分仪一类的原始工具更靠谱。
这也是各国海军,包括中国海军,都会保留风帆战列舰,用来训练海军学员的前提。
万一的万一,哪一天电子设备不失灵,最后还可以依靠原始手段来操作战船。给战舰行驶标记方向,罗盘、六分仪不一定精确,但是只要地球本身没有特别巨大的变化,它们就能给电子导航设备兜底。
作为龙国古代知名水军将领,徐盛打海战的机会不多,但罗盘也是会用的。
六分仪就不太行,这玩意徐盛还在学习,而且进度不快。这玩意虽然好用,但是不用天文年历加以辅助,意义不大,还是不如航海罗盘简便。
海浪本身也不大,越靠近近海,浪高也越低。
等遥遥看见上海的轮廓,童舟也适应了海上的颠簸起伏,便能在船上自由行走。
此时的上海早已经是十里洋场的繁华景象,号称‘东方巴黎’,一座国际化的大都会。
童舟的船出现在这世界时,视线以内看不到任何船或者人,这是他穿越的机制要求。随着船只靠近陆地,海面上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船只。
这一时期的上海海边,往来船只真是五花八门。
有类似童舟这艘沙船一样的老式木帆船,当然这样的船最少。
有两侧带着大轮子,中间一根大烟囱的明轮船,这样的船一般不大。
也有烧木炭的客运货运小火轮,不过驶入上海的方向,跟童舟座舰截然相反。
当然最多的是除了有数根烟囱高耸,其他船型、设备已经与现代内燃机轮船差距不大的铁甲轮船。
其中最奇怪的船,当属风帆船和蒸汽机相结合的船舶。既有高高的船帆,又有高耸的烟囱,看着就像克苏鲁缝合怪,是这个时代最独特的船舶造物。
要说蒸汽朋克,还得是风帆蒸汽铁甲舰,最是朋克。
今天不是个特殊日子,更现代化的军舰,童舟目之所及并没有看到。他现在正在驶向外滩,那是一处商业码头,军舰除非特殊情况,否则是不会开进去的。
虽然没升级,却让他早就干瘪的钱包,迅速又鼓起来。
连续的好消息,让他在这个周五晚上,甚至都没睡好。早上起床之后,精神有些萎靡不振。
坐在临时小食堂里,徐盛给他端来一碗豆浆、两根油条、4个肉包子,放在他面前。
“老板,吃早点了。”
浑浑噩噩的应了句“哦,好的,谢谢。”
他把油条往嘴里一放,整个食堂大厅,立刻响起一片‘唏哩呼噜~~’声。
不管是亚瑟、伊恩这些外国人,还是水兵、弩兵这些中国人。在他们生活的年代,哪吃得上这些玩意儿。
别说外国人吃不惯中式早点,反正中世纪来的伊恩,肉包子一顿能吃十七八个,还得配三碗豆浆,吃起来香得很。
吃过早饭,童舟恢复三分精气神。
想着等一下,又要去一个全新世界探索,感觉有些兴奋。
“走吧,咱们出发。”
来到船上,看着早就换好合适衣服的水手们,看着一群黑西装的彪形大汉站在他面前,甚是满意。
如今不比当初,他的船上,专门有一个舱室,随时随地准备着若干款式衣服,便于他在各个世界往来。
[是否航行到远大前程世界?]
“是。”
钱塘江江面,透明镜面再次出现。
这一次,对面就没什么景色好观察。放眼望去,除了一望无际的碧蓝,别的什么都没有。
穿过镜面,沙船来到1924年,魔都上海的海面。
船一过来,童舟就感觉一阵摇晃差点没站稳,被徐盛扶住。
他把手扶在船舵前方的栏杆处随口说道:“这大海是不一样哈,一个没注意差点没摔倒了。”
自从得到这个海商系统,解锁船只,这还是他和他的船,第一次出现在真正的大海之上。
在内河之中,像是一艘庞然大物的沙船。
一进入大海,就好像一片渺小的树叶,随着海浪起伏摇摆。
今天天气不错,艳阳高照,又不算是远海,风浪也不大,也就不到2米高的样子。
只是习惯内河航行时的平稳,船只有些起伏变化,童舟没料想到,这才没站稳。
如果以后真在恶劣天气,或者浪高五六米都是寻常的远海海域航行,那他可有得受了。
一想到这里,他就迫切想要给船只早点升级。
毕竟越大的船,抗风浪能力越强。
“文向,往岸上靠吧。”
徐盛看看天上太阳,再看一眼罗盘,就调整船只方向,朝着一个方向驶去。
不是童舟不想配备先进航海设备,他这诸天穿梭的,弄个GpS之类的设备毛用没有。
还得是罗盘、六分仪一类的原始工具更靠谱。
这也是各国海军,包括中国海军,都会保留风帆战列舰,用来训练海军学员的前提。
万一的万一,哪一天电子设备不失灵,最后还可以依靠原始手段来操作战船。给战舰行驶标记方向,罗盘、六分仪不一定精确,但是只要地球本身没有特别巨大的变化,它们就能给电子导航设备兜底。
作为龙国古代知名水军将领,徐盛打海战的机会不多,但罗盘也是会用的。
六分仪就不太行,这玩意徐盛还在学习,而且进度不快。这玩意虽然好用,但是不用天文年历加以辅助,意义不大,还是不如航海罗盘简便。
海浪本身也不大,越靠近近海,浪高也越低。
等遥遥看见上海的轮廓,童舟也适应了海上的颠簸起伏,便能在船上自由行走。
此时的上海早已经是十里洋场的繁华景象,号称‘东方巴黎’,一座国际化的大都会。
童舟的船出现在这世界时,视线以内看不到任何船或者人,这是他穿越的机制要求。随着船只靠近陆地,海面上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船只。
这一时期的上海海边,往来船只真是五花八门。
有类似童舟这艘沙船一样的老式木帆船,当然这样的船最少。
有两侧带着大轮子,中间一根大烟囱的明轮船,这样的船一般不大。
也有烧木炭的客运货运小火轮,不过驶入上海的方向,跟童舟座舰截然相反。
当然最多的是除了有数根烟囱高耸,其他船型、设备已经与现代内燃机轮船差距不大的铁甲轮船。
其中最奇怪的船,当属风帆船和蒸汽机相结合的船舶。既有高高的船帆,又有高耸的烟囱,看着就像克苏鲁缝合怪,是这个时代最独特的船舶造物。
要说蒸汽朋克,还得是风帆蒸汽铁甲舰,最是朋克。
今天不是个特殊日子,更现代化的军舰,童舟目之所及并没有看到。他现在正在驶向外滩,那是一处商业码头,军舰除非特殊情况,否则是不会开进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