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北疆之将,如何处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殿下,臣有一策,或许能解决此难题。”

    李承乾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杨信,你有何妙计?速速奏来。”

    杨信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开始详细阐述。

    “殿下,河流淤堵,主要是因泥沙沉积。”

    “臣以为,首要之务是清淤!”

    “可征调民夫,于春季河水未涨之时,进行人工挖掘,清理河道。”

    “同时,可在上游修建拦沙坝,减少泥沙流入河道。”

    “此外,还可种植植被,稳固河岸,防止水土流失。”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臣还建议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河流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定期巡查山东河道,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同时,多对沿岸百姓提醒、叮嘱,与府衙共同保护诸河流。”

    杨信的话虽然还带着些许紧张,但分析条理清晰,解决方案具体可行。

    朝堂之上,不少官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承乾听后大为赞赏:“杨信,你年纪虽轻,却能有此远见卓识,实为难得。”

    “本宫命你负责此事,务必在今年汛期前,完成河道清淤工作!”

    杨信躬身领命,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

    “臣定不辱使命,竭尽全力完成殿下所托。”

    ……

    退朝之后。

    杨信心中依旧激荡着朝堂上的那股热血。

    正当他准备离开紫宸殿,却被内侍匆匆传召至东宫。

    他心中微凛,猜测着太子李承乾的用意。

    踏入东宫正殿,只见李承乾正负手而立,目光深邃地眺望着窗外。

    听到杨信到来的脚步声,李承乾转过身来,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

    “杨信,你来了。”

    李承乾的声音温和而亲切,让杨信心中的紧张稍稍缓解。

    “臣杨信,参见太子殿下!”杨信躬身行礼,态度恭敬。

    李承乾摆摆手,示意杨信免礼。

    “杨信,今日朝堂之上,你的表现让本宫刮目相看。”

    “年少有为,实乃我大唐之福!”

    杨信谦逊道:“太子殿下过誉了,臣只是尽己所能,既然入了朝廷为官,自要为朝廷分忧。”

    李承乾点点头,神情严肃起来。

    “此次河道清淤之事,关系重大。”

    “本宫希望你能够放开手脚去做,不要有任何顾虑。”

    “这既是你第一次任事,也是你在朝中立身的第一步!”

    “只要你能够顺利解决此事,立下功绩,朝中的官员自然会对你刮目相看。”

    杨信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意气!

    他明白,这是殿下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当即深吸一口气,郑重道:“太子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

    李承乾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又抛出一个重磅诱惑!

    “杨信,你若能成功完成此任,本宫还有一份更大的礼物送给你。”

    杨信好奇地抬起头,看着李承乾。

    只见李承乾神秘一笑,缓缓道:“本宫会亲自将你介绍到国子监,与陛下一同编撰《贞观大典》。”

    “你的才华与知识,将有机会被永远记录在这部大典之中,传颂千古!”

    听到这里,杨信不禁激动得浑身颤抖!!

    对于《贞观大典》的修撰,他再清楚不过了。

    整个朝廷,满朝文武,有事无事就会讨论这个话题。

    听得多了,自然就懂其含金量了。

    那是一部汇聚了大唐乃至前朝历代精华的巨着!

    能够参与其中,是他梦寐以求的荣耀!

    他“扑通”一声跪下,声音哽咽道:“太子殿下厚爱,臣感激涕零。”

    “臣定当竭尽全力,以报殿下知遇之恩!!”

    李承乾扶起杨信,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

    “好!本宫就等着你的佳音了。”

    “去吧,杨信,不要让本宫失望。”

    ……

    杨信的身影刚刚消失在东宫门外。

    一名太监便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太子殿下,秦怀玉和程处默两位将军回京述职,现已在宫外候着。”

    李承乾闻言,眉头一挑,脸上露出几分喜色,“哦?他们回来了?快,让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秦怀玉和程处默便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参拜道:“末将秦怀玉(程处默),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平身!”李承乾虚抬一手,示意二人起身。

    他上下打量着二人,见他们虽然风尘仆仆,但精神抖擞,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二人站定后,秦怀玉率先开口奏禀道:“殿下,末将等此次回京,特来禀报营州和灰云镇边境事宜。”

    “目前边境军务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