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双重制衡之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时。

    他们看着李承乾拿着一个琉璃杯,默默饮酒,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忽然抬起头,看向了他们两人,微笑着说道:“怀玉、处默,你们过来一下。”

    两人闻言,立刻走到李承乾的身边。

    李承乾低声对他们说道:“你们传信回营州,告诉王叔,让他在军营当中安排几位监军,秘密安插进去,千万不可暴露身份。”

    “这些监军的任务,是暗中观察军营中的情况,再向本宫汇报。”

    秦怀玉和程处默听后,立刻明白了李承乾的意图。

    这是要进一步巩固对军营的控制,确保那些将领们交出兵权后,军营中不会出现混乱。

    两人齐声应道:“是,殿下,我们这就去办!”

    说完,两人便转身离开了紫宸殿。

    宴会的气氛逐渐散去,李承乾步出紫宸殿,回到了东宫。

    夜色已深,但他的心中却十分清明。

    一场宴会,成功地让他掌握了边疆军权。

    但,这只是开始,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稳固这一成果。

    他当即命人,招来麒麟卫副镇抚使熊寅。

    熊寅一进殿,便感受到李承乾身上散发出的威严,他躬身行礼。

    “卑职参见太子殿下!”

    “熊寅。”李承乾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本宫要在麒麟卫中挑选一些机灵的兄弟,前往边疆作为监军。”

    “他们的任务是暗中查看军营中的各种状况。”

    “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立刻向本宫禀报。”

    熊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当即郑重地应道:“殿下放心,卑职一定办好此事!”

    李承乾微微点头,对熊寅的回答表示满意。

    他接着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你务必挑选合适的人选。”

    “不仅要有过人的机智,更要对大唐忠诚无二。”

    “殿下放心!”熊寅再次应道,“麒麟卫的兄弟,都信得过,不过卑职一定会严加挑选,确保万无一失。”

    说完,熊寅便转身离去,准备执行命令。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负手而立,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繁星。

    “锦衣卫派监军,王叔也派监军……”李承乾自言自语道,“双方谁也不知道谁,这样最好。”

    “谁若是撒谎,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他并不是不信任谁。

    而是深知边疆军务的重要性!

    若是不好好处理,直至彻底消除的话,那石怖的影响不会就此轻易翻篇。

    那些将领,还是该喝兵血喝兵血,该吃空饷吃空饷。

    毕竟,边务这种大块肥肉,没人会轻易放过。

    必须从制度上确保其安稳过渡!

    而这种互相平权监视的方法,也是最合适且有效的。

    ……

    半个月后。

    晨曦初照。

    紫宸殿内百官齐聚。

    一片肃静中,太子李承乾已端坐于龙椅之上,金色的龙袍在朝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众臣子垂首而立,静待朝会开始。

    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出列,手持笏板,深深一礼,然后沉声奏道:“启禀太子殿下,臣有本奏。”

    李承乾微微颔首,“独孤尚书,有何事宜,尽管奏来。”

    独孤怀恩深吸一口气,缓缓道:“臣今日所奏,乃关于山东河道清淤一事。”

    “自风物吏杨信奉命治理河道以来,其勤勉有为,不仅疏通了河道,还计划从旁修造分渠,以资灌溉远处农田之用。此举实为山东百姓之福祉。”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还望殿下明察,分渠之用,指在涨潮之时,这些分渠便可将河水引至远方农田,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源。”

    “而到了旱季,这些储水之地又可成为百姓饮水、洗涤之用,大大缓解灾情带来的困扰。”

    独孤怀恩说到这里,脸上不禁露出几分自豪与期待之色!

    李承乾也听得频频点头,显然对杨信的治理成果颇为满意。

    然而,独孤怀恩话锋一转,眉头微皱道:“只是,此等利国利民之举,所需耗费亦是不菲。”

    “臣恳请太子殿下能从户部拨款三十万两,以资山东河道治理与分渠修造之用!”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了窃窃私语。

    户部尚书戴胄眉头紧锁,显然在权衡着这笔开销的合理性。

    片刻之后,李承乾大手一挥,朗声道:“独孤尚书所奏,实乃利国利民之举。”

    “河道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朝自当鼎力支持。”

    “准奏!即刻从户部拨款三十万两,送往山东,以供河道治理与分渠修造之用。”

    户部官员闻言,纷纷躬身领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