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这个仇,我世族记下了!(2/3)
佛对外物一切都显得漫不经心。
朝班之列。
郑瑜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焦急说道:“殿下,眼下粮价、盐价已经到了降无可降地步。”
“如此下去的话,臣担心民心不稳,甚至更是会影响到我大唐的根基啊!”
“故此,臣恳请殿下下令,稳定物价,以安天下民心!”
此话一出,朝中其他世族大臣们亦纷纷站出,开口附和着。
反观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则心中暗暗鄙弃。
粮价高的时候,怎不见你提及此事?
现在赔的怕是伤筋动骨了,才提起这事!
至于程咬金,却是根本不管这些,轻蔑笑道:“郑大人此话真是好笑!”
“莫不是说粮价和盐价高了,才算是安了天下民心?”
话音落下之际,郑瑜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主位之上。
李承乾亦是颔首附和道:“宿国公说的不无道理啊!”
“可郑爱卿你们也清楚,今年干旱严重,若是朝廷在此时提高粮价,恐怕会引发民怨。”
郑瑜等人闻言,面色微怒,太子之言,明摆着这是要谈条件。
可眼下,他们却也只得隐忍下来。
崔永光拱手说道:“殿下此言自然有道理,不过俗话说谷贱伤农。”
“朝廷以工代赈已经卓有成效,灾民并不缺少粮食。”
“是啊!殿下!”
“朝廷也不能只考虑灾民,不考虑没有受灾的地区。”
其中一名世族大臣附和道。
但!
任由世族大臣如何说,龙椅上的李承乾就是不开口。
反正就是一副,我为难啊!
郑瑜见状,心中暗骂一声,只得继续好声好气的说道:“若是殿下怕灾区粮价上涨,可以由朝廷出面收购一些粮食,赈济百姓,再慢慢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稳定物价。”
李承乾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正当世族之人脸上出现些许开心之色时,李承乾却是话锋一转道:“这样固然可以,可若是知道朝廷要提高粮价,那些商贾又提高价格那该如何是好?”
话音落下之际,世族大臣们面面相觑,尽皆不言。
他们本想朝廷先低价收购那些没有背景粮商的粮食。
等粮价上来,他们再出手,这样可以少亏一点。
但这种事情能想,不能说啊!
房玄龄见状,适时插话,言语中透露出老练与圆滑:“殿下,臣倒是有个主意。”
“哦?!”
李承乾惊咦一声,饶有兴致的询问道:“不知梁国公有何妙策?”
房玄龄看了世族大臣们一眼,拱手道:“可以让各地粮商将库存粮食呈报上来,朝廷拟定收购粮食数量。”
“按照比例用不同的价格收购一定数量的粮食,若是他们不愿意,朝廷便以囤积居奇论处!”
李承乾闻言,眼前一亮,可紧接着又是一副为难的表情,沉吟道:“可是国库的银两有限,钱不够用啊。”
房玄龄心中暗笑不止,但脸上却是极为严肃的说道:“殿下,稳定物价事关重大。”
“若是商人们亏得太多,也无力缴纳赋税。”
“况且收购粮食,充实府库,以备荒年,也有利大唐啊!”
此话一出,世族大臣们感动的都快要落泪了!
虽说房玄龄之策同样也会让他们承受不小的损失,但总好过亏损的更多啊!
世族大臣们打定心思后,亦是纷纷附和道:“是啊!殿下,梁国公之言不无道理。”
“臣等恳请殿下三思!”
“这……”
李承乾一脸为难的沉吟着。
最终,李承乾无奈的长叹了口气,为难说道:“哎!罢了,为了大局,也只能如此了。”
“传本宫之令,动用国库一部分钱财,收购粮食稳住价格,减轻商人的损失。”
“不过……盐的价格,不能提高。”
“若是那些盐商觉得亏损,可以将盐田卖给朝廷,朝廷按照市价的半价补偿给他们。”
“若是他们不愿,就让他们自生自灭!”
此话一出,原本刚一露出喜色的世家大族们,心脏再次沉入谷底!
虽说朝堂之上,话里话外都在说着粮商、盐商,可任谁也都明白,说的其实就是他们这些世族!
整个天下,若说存粮最多的,莫过于他们世族。
至于盐田,则基本全部掌握于世族之手!
郑瑜等人心有不甘的看向主位上的李承乾,心中暗暗咒骂道:“可恶!!!实在是混账!”
“看来,这便是太子的条件了!”
世族们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明白这是当前最好的解决方案。
盐田虽然半价卖出去亏了不少,但总比一直留在手中,持续亏损要强。
朝班之列。
郑瑜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焦急说道:“殿下,眼下粮价、盐价已经到了降无可降地步。”
“如此下去的话,臣担心民心不稳,甚至更是会影响到我大唐的根基啊!”
“故此,臣恳请殿下下令,稳定物价,以安天下民心!”
此话一出,朝中其他世族大臣们亦纷纷站出,开口附和着。
反观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则心中暗暗鄙弃。
粮价高的时候,怎不见你提及此事?
现在赔的怕是伤筋动骨了,才提起这事!
至于程咬金,却是根本不管这些,轻蔑笑道:“郑大人此话真是好笑!”
“莫不是说粮价和盐价高了,才算是安了天下民心?”
话音落下之际,郑瑜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主位之上。
李承乾亦是颔首附和道:“宿国公说的不无道理啊!”
“可郑爱卿你们也清楚,今年干旱严重,若是朝廷在此时提高粮价,恐怕会引发民怨。”
郑瑜等人闻言,面色微怒,太子之言,明摆着这是要谈条件。
可眼下,他们却也只得隐忍下来。
崔永光拱手说道:“殿下此言自然有道理,不过俗话说谷贱伤农。”
“朝廷以工代赈已经卓有成效,灾民并不缺少粮食。”
“是啊!殿下!”
“朝廷也不能只考虑灾民,不考虑没有受灾的地区。”
其中一名世族大臣附和道。
但!
任由世族大臣如何说,龙椅上的李承乾就是不开口。
反正就是一副,我为难啊!
郑瑜见状,心中暗骂一声,只得继续好声好气的说道:“若是殿下怕灾区粮价上涨,可以由朝廷出面收购一些粮食,赈济百姓,再慢慢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稳定物价。”
李承乾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正当世族之人脸上出现些许开心之色时,李承乾却是话锋一转道:“这样固然可以,可若是知道朝廷要提高粮价,那些商贾又提高价格那该如何是好?”
话音落下之际,世族大臣们面面相觑,尽皆不言。
他们本想朝廷先低价收购那些没有背景粮商的粮食。
等粮价上来,他们再出手,这样可以少亏一点。
但这种事情能想,不能说啊!
房玄龄见状,适时插话,言语中透露出老练与圆滑:“殿下,臣倒是有个主意。”
“哦?!”
李承乾惊咦一声,饶有兴致的询问道:“不知梁国公有何妙策?”
房玄龄看了世族大臣们一眼,拱手道:“可以让各地粮商将库存粮食呈报上来,朝廷拟定收购粮食数量。”
“按照比例用不同的价格收购一定数量的粮食,若是他们不愿意,朝廷便以囤积居奇论处!”
李承乾闻言,眼前一亮,可紧接着又是一副为难的表情,沉吟道:“可是国库的银两有限,钱不够用啊。”
房玄龄心中暗笑不止,但脸上却是极为严肃的说道:“殿下,稳定物价事关重大。”
“若是商人们亏得太多,也无力缴纳赋税。”
“况且收购粮食,充实府库,以备荒年,也有利大唐啊!”
此话一出,世族大臣们感动的都快要落泪了!
虽说房玄龄之策同样也会让他们承受不小的损失,但总好过亏损的更多啊!
世族大臣们打定心思后,亦是纷纷附和道:“是啊!殿下,梁国公之言不无道理。”
“臣等恳请殿下三思!”
“这……”
李承乾一脸为难的沉吟着。
最终,李承乾无奈的长叹了口气,为难说道:“哎!罢了,为了大局,也只能如此了。”
“传本宫之令,动用国库一部分钱财,收购粮食稳住价格,减轻商人的损失。”
“不过……盐的价格,不能提高。”
“若是那些盐商觉得亏损,可以将盐田卖给朝廷,朝廷按照市价的半价补偿给他们。”
“若是他们不愿,就让他们自生自灭!”
此话一出,原本刚一露出喜色的世家大族们,心脏再次沉入谷底!
虽说朝堂之上,话里话外都在说着粮商、盐商,可任谁也都明白,说的其实就是他们这些世族!
整个天下,若说存粮最多的,莫过于他们世族。
至于盐田,则基本全部掌握于世族之手!
郑瑜等人心有不甘的看向主位上的李承乾,心中暗暗咒骂道:“可恶!!!实在是混账!”
“看来,这便是太子的条件了!”
世族们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明白这是当前最好的解决方案。
盐田虽然半价卖出去亏了不少,但总比一直留在手中,持续亏损要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