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十五日后,春闱开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龙台之上!

    李承乾闻言,微微颔首,示意李积继续。

    李积接着说道:“此外,我们还可采取诱敌深入之计,在倭寇常出没的海域设下埋伏,以小部分兵力为诱饵,引诱倭寇深入包围圈,然后一举歼灭。”

    “比如,我们可以在某处海岛设伏,故意放出消息,引诱倭寇前来劫掠,待其登岛后,我军从四面合围,以优势兵力迅速歼灭之。”

    李承乾闻言,大为赞赏道:“李积所言极是,此计甚妙,便依此计行事,务必一举歼灭东瀛倭寇,以扬我大唐国威!”

    群臣齐声附和,朝会气氛顿时高昂起来。

    之后,李承乾正襟危坐,开口询问道:“接下来,需要商定春闱的时间。”

    长孙无忌首先出列,拱手道:“殿下,春闱乃朝廷选拔人才之大事,需慎重考虑。”

    “依臣之见,不如定于二月中旬,此时春光正好,万物复苏,正是士子们意气风发、一展才华之时。”

    房玄龄则持不同意见,他沉吟片刻后说道:“二月中旬虽然气候宜人,但考虑到各地士子赴京赶考的路程远近不一,或许会给部分远道而来的士子造成不便。”

    “臣以为,三月初更为妥当,这样既给了士子们充足的准备时间,也能确保更多人能参与到这场考试中。”

    杜如晦闻言,微微一笑,补充道:“房大人所言极是,再者,三月初正值春季农忙之前,百姓们尚未投入繁忙的农事,此时开闱,也能减少对国家农业生产的影响。”

    群臣各抒己见,议论纷纷。

    李承乾耐心听取了诸公的意见,心中权衡利弊。

    经过一番讨论后,李承乾终于拍板决定:“诸公所言皆有道理,本宫也以为,春闱时间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既要确保士子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又要尽量不干扰百姓的正常生活。”

    “不如……就定于十五日后开闱!”

    此言一出,群臣齐声附和,表示赞同。

    十五日后,春闱如期举行。

    大唐的才子们将在这场盛大的考试中一展风采,争夺入仕为官的机会!!!

    ……

    崇文殿内。

    李世民闻讯后,心神剧震,几欲失控!!

    他负手于背,在殿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内心焦灼之情溢于言表!

    “春闱、春闱……”他喃喃自语,声音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此前所惧的难题,今终成大患矣。”

    因过往对学业之疏忽,导致功课积欠甚多。

    他曾令大学士给自己拟出数套春闱考题,试图一窥考试之深浅。

    然而,面对那些题目,他竟无从下手,甚至有些题目令他感到莫名其妙,难以理解!

    “虽是模仿春闱之试,欲先尝试一下难度,然其艰深,仍出乎朕的意料啊。”

    李世民心中暗叹。

    如此之难,也是人考的?

    如今,他亦将亲身经历这一严峻考验!

    而且,他将要与天下学子同台竞技,一较高下!

    李世民长叹一声。

    焦虑之情使他头上的白发都增添了几根。

    他心中矛盾重重,甚至曾想过向高明求助,希望能延缓考试之期。

    然而,他很快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不不!”

    李世民连连摇头,心中暗道,“高明,正等着看朕之笑话。”

    “朕岂能让他知晓朕无法应对此场考试!!”

    更何况,他毕竟是大唐的皇帝,若是因为自身,从而拖延春闱考试!

    如此一来,让天下人如何看他?!

    可反过来想,如此短的时间,李世民的心中实在是没底!

    焦虑、彷徨、不甘……

    种种情绪在李世民心中交织碰撞。

    他深知,此次春闱非比寻常,乃是帝国选拔英才之重要途径。

    更是他身为帝王,展现文治武功的大好时机。

    不过,功课浩繁,而且时间紧迫,仅余十五日之期!

    李世民忧心如焚,深恐自己因过往疏于学业,而无法在春闱中脱颖而出。

    万一落第,岂非贻笑大方,更让百姓失望,群臣轻视!

    毕竟身为皇帝,他绝不能败下阵来,因为他不仅是天下的统治者,更是万民的楷模。

    不说能考个会元,最起码也要挤进前三才行!!

    他紧咬牙关,决心要借此机会一雪前耻。

    于是,他毅然转身,对小太监吩咐道:“今宵朕不回丽政殿了,速去告知皇后,让她为朕备下被褥与衣袍等物。”

    “春闱之前,朕就留宿崇文殿,与书为伴,备考春闱!”

    小太监闻言,心中一惊,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领命而去。

    此刻的李世民,已是破釜沉舟,决心要在春闱中一展身手,为天下士子树立楷模。

    而这段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