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设立三大都护府!(1/2)
长安帝宫。
“报——”
一名信使风尘仆仆,一路喊着冲进了大唐朝堂。
他满脸激动,手里拿着一份战报,仿佛握着整个西域的命运!
“启禀殿下,西域诸国,现已平灭!”
信使的声音回荡在朝堂之上,仿佛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朝堂的气氛!
“什么?!”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满脸的惊讶与不敢置信!!
“翼国公和宿国公两位将军,在遥远的昆墟设下祭坛,封告苍天!”
信使继续禀报。
战事的结束,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来得迅速,仿佛秋风扫落叶一般,干净利落。
就连李承乾也愣了一下。
他原本以为这场战争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结束了。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如今各军何在?”
他沉声问道,他需要确认一切是否真的尘埃落定。
“启禀殿下,”信使深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兵部尚书李靖大人,以及翼国公和宿国公,正押送着大量的财宝和列国俘获的君王,返回大唐的途中。”
李承乾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些西域小国的君王,将成为大唐的阶下囚,而他们国家的财宝,也将充实大唐的国库。
更重要的是,他的珍宝阁也将因此增添不少奇珍异宝。
“之前还担心宝藏不够多,珍宝阁看着太萧条。”
“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李承乾心中暗想,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朝堂之上,长孙无忌踏前一步,出声问道:“殿下,这些俘获的君王,我们该如何安排?”
李承乾略一沉思,随即说道:“大唐尚有诸多工程需要修建,就让他们去为这些工程出一份力吧。”
此言一出,朝堂上又是一片哗然!
这些西域君王,曾经也是一方霸主,如今却要成为大唐的苦力!
这样的落差,想必会让他们深感屈辱。
但这就是战争的残酷,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李承乾看着朝堂上议论纷纷的大臣们,心中却是淡定如初。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对西域的征服,更是对大唐国力的一次巨大提升。
干得不错!
长孙无忌看着朝堂上的热闹景象,心中却是十分清明。
他深知,征服西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治理才是重中之重。
于是,他果断地出列,向李承乾建议道:“殿下,如今西域已平,我们应当尽快规划西域各部,派遣官员,设立府衙等,以确保西域的稳定。”
李承乾闻言点头,表示赞同:“赵国公所言极是。”
“来,把舆图拿上来,我们一起看看如何规划。”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
两名太监小心翼翼地捧着西域舆图走上前来,在大殿中央展开。
那是一幅详尽的西域地图,山川河流、城池部落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李承乾负手走下龙椅玉阶,站在舆图前,笑眯眯地对群臣说:
“诸公请看,如今西域各部已经归顺,我们大唐的版图又扩大了不少。”
“但是,一个安西都护府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细致的规划和管理。”
长孙无忌看着舆图,心中已有了一些想法。
他指着舆图上的几个关键位置,说道:“殿下,依臣之见,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再设立多所都护城池,与安西都护府形成拱卫之势,共同维护西域的稳定。”
房玄龄也走上前来,仔细查看舆图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殿下,陇右地区幅员辽阔,数千里之地,不如设立一个陇右都护府,统一管辖这一片区域?”
李承乾听了两位大臣的建议,微微摇头:“设立陇右都护府的想法固然好,但那样范围太大,政务周转恐怕会十分困难。”
“数千里地区,送封信都要旬月之久,效率太低了。”
群臣们听了李承乾的话,都陷入了沉思。
难道殿下有更好的想法?
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李承乾,期待他能给出更具体的方案。
李承乾看着群臣们期待的眼神,微微一笑:“本宫以为,可以将西域划分为几个小的行政区域,每个区域设立一个都督府或者类似的机构进行管辖。”
“这样既能保证政务的高效运转,又能确保西域各部的稳定。”
这个提议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了一片赞同之声。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点头表示附和。
他们知道,太子殿下的这个方案既考虑了西域的实际情况,又充分考虑了政务效率的问题。
“报——”
一名信使风尘仆仆,一路喊着冲进了大唐朝堂。
他满脸激动,手里拿着一份战报,仿佛握着整个西域的命运!
“启禀殿下,西域诸国,现已平灭!”
信使的声音回荡在朝堂之上,仿佛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朝堂的气氛!
“什么?!”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满脸的惊讶与不敢置信!!
“翼国公和宿国公两位将军,在遥远的昆墟设下祭坛,封告苍天!”
信使继续禀报。
战事的结束,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来得迅速,仿佛秋风扫落叶一般,干净利落。
就连李承乾也愣了一下。
他原本以为这场战争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结束了。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如今各军何在?”
他沉声问道,他需要确认一切是否真的尘埃落定。
“启禀殿下,”信使深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兵部尚书李靖大人,以及翼国公和宿国公,正押送着大量的财宝和列国俘获的君王,返回大唐的途中。”
李承乾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些西域小国的君王,将成为大唐的阶下囚,而他们国家的财宝,也将充实大唐的国库。
更重要的是,他的珍宝阁也将因此增添不少奇珍异宝。
“之前还担心宝藏不够多,珍宝阁看着太萧条。”
“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李承乾心中暗想,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朝堂之上,长孙无忌踏前一步,出声问道:“殿下,这些俘获的君王,我们该如何安排?”
李承乾略一沉思,随即说道:“大唐尚有诸多工程需要修建,就让他们去为这些工程出一份力吧。”
此言一出,朝堂上又是一片哗然!
这些西域君王,曾经也是一方霸主,如今却要成为大唐的苦力!
这样的落差,想必会让他们深感屈辱。
但这就是战争的残酷,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李承乾看着朝堂上议论纷纷的大臣们,心中却是淡定如初。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对西域的征服,更是对大唐国力的一次巨大提升。
干得不错!
长孙无忌看着朝堂上的热闹景象,心中却是十分清明。
他深知,征服西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治理才是重中之重。
于是,他果断地出列,向李承乾建议道:“殿下,如今西域已平,我们应当尽快规划西域各部,派遣官员,设立府衙等,以确保西域的稳定。”
李承乾闻言点头,表示赞同:“赵国公所言极是。”
“来,把舆图拿上来,我们一起看看如何规划。”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
两名太监小心翼翼地捧着西域舆图走上前来,在大殿中央展开。
那是一幅详尽的西域地图,山川河流、城池部落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李承乾负手走下龙椅玉阶,站在舆图前,笑眯眯地对群臣说:
“诸公请看,如今西域各部已经归顺,我们大唐的版图又扩大了不少。”
“但是,一个安西都护府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细致的规划和管理。”
长孙无忌看着舆图,心中已有了一些想法。
他指着舆图上的几个关键位置,说道:“殿下,依臣之见,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再设立多所都护城池,与安西都护府形成拱卫之势,共同维护西域的稳定。”
房玄龄也走上前来,仔细查看舆图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殿下,陇右地区幅员辽阔,数千里之地,不如设立一个陇右都护府,统一管辖这一片区域?”
李承乾听了两位大臣的建议,微微摇头:“设立陇右都护府的想法固然好,但那样范围太大,政务周转恐怕会十分困难。”
“数千里地区,送封信都要旬月之久,效率太低了。”
群臣们听了李承乾的话,都陷入了沉思。
难道殿下有更好的想法?
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李承乾,期待他能给出更具体的方案。
李承乾看着群臣们期待的眼神,微微一笑:“本宫以为,可以将西域划分为几个小的行政区域,每个区域设立一个都督府或者类似的机构进行管辖。”
“这样既能保证政务的高效运转,又能确保西域各部的稳定。”
这个提议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了一片赞同之声。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点头表示附和。
他们知道,太子殿下的这个方案既考虑了西域的实际情况,又充分考虑了政务效率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