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玄奘归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跳下马背,一路疾跑,口中高呼:“殿下!玄奘回朝!玄奘回朝了!”

    声音穿透了层层宫墙,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李承乾正在殿内的椅榻上静心阅读,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呼喊,他骤然站起,双目之中闪耀着惊喜的光芒:“玄奘回来了?他在哪儿?!”

    报信的小兵此刻已跑进正殿,气喘吁吁地参拜后,拱手跪下:“启禀殿下,玄奘大师正在正北门!”

    李承乾闻言,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色:“诶呀,这等大事,怎无人提前告知本宫?!”

    他急忙唤来侍从,更衣整装。

    同时下令召集百官,一同出宫迎接这支西行归来的传奇队伍。

    整个长安城,因玄奘的归来而沸腾了起来。

    人们纷纷涌向城门,想要一睹这位伟大僧人的风采。

    而李承乾,更是带着满心的期待与敬意,率领着百官,迎向了那位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归来的取经人。

    紫宸殿的大门缓缓开启,露出其内金碧辉煌的景象。

    百官们鱼贯而入,他们的步履虽沉稳,却难掩内心的激动。

    李承乾早已在殿中静候,他的目光不时扫向殿门,十分期待。

    今日并非朝会之时。

    但因玄奘的归来,百官们皆迅速整装,前来上朝,共同迎接这支西行队伍。

    只见禁军甲士们列队整齐,引领着玄奘一行人缓缓走来。

    经过一路的风尘,玄奘已褪去旅途的疲惫,他甚至还来得及焚香沐浴,换上一身洁净的僧衣。

    此刻的他,显得庄严而神圣。

    陪同在玄奘身边的,是年轻的小将苏定方。

    时光荏苒,苏定方已不再是当初那个稚嫩的少年,他变得成熟稳重,眉宇间透露出坚毅与果敢。

    玄奘步入紫宸殿,首先向李承乾深深一拜。

    “殿下,贫僧幸不辱命,西行天竺,取回真经!”

    随着玄奘的动作,紫宸殿外响起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无数禁军甲士扛着沉甸甸的经书走了进来。

    他们将这些宝贵的经书小心翼翼地放在大殿正中。

    群臣们纷纷伸长脖子观看。

    只见那些经书上写满了天竺文字。

    他们虽看不懂,但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智慧。

    玄奘如数家珍般为李承乾介绍着这些经书。

    “殿下,此乃《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载了贫僧西行途中的所见所闻。”

    “此本《瑜伽师地论》,乃是天竺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论着……”

    随着玄奘的介绍,百官们惊叹不已。

    之后,玄奘站在紫宸殿中,面对着太子李承乾和满朝文武,开始娓娓道来他这一路西行的所见所闻。

    他讲述着穿越沙漠的艰辛,翻越高山的险阻,以及与各国君王、僧侣交流的趣事和领悟。

    他的声音时而激昂,时而低沉,将众人带入了一个又一个奇幻而遥远的世界。

    当玄奘讲到最后,他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阿弥陀佛,想不到贫僧回来后,各国领地居然都变成了我大唐疆域。”

    “贫僧这算是在家门口转悠了一圈吗?”

    这话一出,群臣们顿时哈哈大笑,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李承乾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他感慨地说道:“无论如何,大师能平安归来就好。”

    “您的毅力和智慧,实在是令人敬佩。”

    他顿了顿,又勉励了玄奘几句,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期许。

    接着,李承乾好奇地问道:“大师,您打算用多久时间来翻译这些宝贵的经书呢?”

    玄奘沉思了片刻,回答道:“十年,甚至二十年。”

    他的语气坚定而从容,仿佛已经做好了长期奋战的准备。

    李承乾点了点头,感叹万分。

    历史上的玄奘大师就是这样的至诚之人。

    取回经书后,便直接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翻译工作。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将这些经书传授出去。

    他的付出和贡献,使得大唐佛法得到了长远的发展。

    因此李承乾对玄奘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作为帝王家的李承乾,他的兴趣并不仅仅局限于佛经之上。

    他话锋一转,饶有兴趣地问道:“大师,您在西行途中一定见识了许多异域风情和奇特景观吧?”

    “那本《大唐西域记》中,是否都详细记载了下来呢?”

    玄奘微微一笑,回答道:“殿下所言极是,《大唐西域记》正是贫僧根据西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撰写而成。”

    “其中不仅记载了各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还有诸多珍奇异物和神秘传说。”

    “殿下,还望将此书刊印于天下各州,若能流传于世,定能让更多人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奥秘与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