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弹劾梁国公房玄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东宫。

    日影斑驳,宫墙高耸,显得气势恢宏。

    熊寅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迈步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穿过重重回廊,来到正殿之前,只见太子李承乾正负手而立,目光远眺,不知在想些什么。

    熊寅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道:“太子殿下,卑职有事禀报。”

    李承乾回过神来,转过身来,面带淡淡笑意,道:“哦?熊指挥使,有何要事,需得亲自来报?”

    “回殿下,是关于卫王府的情况。”熊寅神色一正,开始详细叙述,“近日来,卫王李泰在学堂上读书颇为用功,每日下课后,都会遣人将他的笔记送到国子监,请陛下检阅。”

    “陛下对此颇为赞赏,龙颜大悦,时常会询问卫王的学业进展。”

    说到这里,熊寅顿了顿,观察了一下李承乾的神色,见他依旧面色淡淡,便继续道:“陛下甚至还派了专人去辅佐卫王学习,看来是对卫王寄予了厚望。”

    李承乾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道:“青雀倒是会做人,知道如何讨父皇欢心。”

    “不过,他这般举动,倒是有些刻意了。”

    熊寅点头附和道:“殿下所言极是,卑职也觉得卫王此举有些不同寻常,似乎是在故意展示自己的勤奋和才干。”

    “他是聪明,可惜用错了地方。”李承乾轻哼一声,眼中淡漠,“锦衣卫要继续紧盯卫王府,特别是他手底下的那群僚臣,看看有什么值得挖掘的情报。”

    “卑职领命!”

    熊寅拱手应道,随即转身离去。

    李承乾目送着熊寅的背影消失在回廊尽头,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卫王的举动虽然让他并不在意,但也不得不防。

    毕竟,人心难测,谁知道卫王背后藏着什么心思呢?

    想到这里,李承乾不禁轻叹一声,转身回到殿内。

    ……

    午后。

    阳光斜照,东宫之内渐显繁忙。

    朝中重臣纷纷至此,欲与太子共商国事。

    吏部、户部、尚书省等诸大臣,皆整装而来,肃穆之气弥漫于宫墙之内。

    众臣参拜太子李承乾后,吏部侍郎蔡玄感率先出列,手捧卷宗,神色凝重地奏道:“启禀太子殿下,近日朝中各部正忙于整理卷宗,以备查考。”

    “臣等特搜集了一批外国士子,欲考核其入朝为官之资格。”

    “为此,吏部已在朝中划定专区,进行人员之统计。”

    李承乾微微点头,示意蔡玄感继续。

    蔡玄感接道:“此外,依赵国公之提议,臣等决定从术业专攻上对这批士子进行考核。”

    “考核共分三轮,已将他们划分为六批考生,预计于一月内完成。”

    闻言,李承乾眉头微挑,颇感兴趣地问道:“哦?不知这考核内容如何安排?”

    蔡玄感答道:“首轮考核其学识基础,次轮考察其实际应用能力,至于最后一轮,则是面试策问,以观其应变之才。”

    李承乾听后,面露赞许之色,道:“此法甚好,既能选拔真才实学之士,又能避免滥竽充数之辈。”

    此时,尚书省左仆射亦出列奏道:“启禀殿下,臣等建议吏部设立翻译人员职位。”

    “此批外国士子虽然才学出众,但语言不通恐成障碍。”

    “故选拔精通外语之人担任翻译,以助交流。”

    李承乾点头称是,又问道:“那如何避免翻译人员过多,造成冗员之弊?”

    左仆射从容答道:“殿下所虑极是,臣等已商议决定,多选商贾之人担任此职。”

    “商人常年与外国打交道,精通外语者甚多。”

    “且因其身份特殊,故不列入官职之中,但朝廷会给予相应俸禄,并对其背后商号进行扶持。”

    李承乾听后大悦,赞道:“甚妙!既解决了语言障碍问题,又避免了冗员的弊端。”

    蔡玄感接着奏道:“其三,臣等还打算为商人们设立学堂。”

    “西市大学内将专门划出一块区域,供商人们传授外国语言之用。”

    “同时,朝廷将授予他们学堂师者的职位,让他们负责教学,培养未来的翻译人才。”

    李承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点头道:“此举甚善,商人们常年与外国人打交道,对外国语言颇为精通。”

    “让他们担任教职,定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翻译人才!”

    蔡玄感继续说道:“当然,臣等也会尽力让那些外国士子学会我大唐官话。”

    “这样一来,他们在朝廷中任职时便能更加得心应手。”

    “正是如此。”李承乾笑道,“入乡随俗嘛,翻译的部分虽然可以少做些功夫,但却不能没有。”

    “今后的大唐官员,尤其是这些外国士子,都要教会他们我大唐语言。”

    “本宫最近私底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