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懂了,说到底,还是光武皇帝的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啊?还不能上刑?”

    “李善长,是这么个道理吗?”

    “为何不能用刑?”

    看了赵匡胤的话,老朱忍不住瞥向一旁的几名亲信。

    这段时间以来,他的确是对史书研究颇深,可刑不上大夫这话,他着实是没怎么留意过。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当是如此的。”

    李善长点点头。

    “哦?礼不下庶人?这话似乎有些不对吧?咱当初也是个庶人,你的意思是,咱配不上什么礼数?”

    “至于刑不上大夫,那更是无稽之谈。”

    “若不犯错,那自然不必上刑,若犯了错,那也绝不能死的太痛快!”

    对这句话,老朱直接嗤之以鼻。

    刑不上大夫?

    这话是谁说的,敢在他面前说吗?

    只要在他面前犯了错,那他不仅要上刑,还要用以世间之极刑!

    “高祖现在的状况跟你老朱不一样,你是开国之君,你能一言九鼎,你想杀谁,没人敢劝。”

    “高祖在他自己的时代也同样是如此,哪怕是樊哙,也同样险些被他一句话给杀了。”

    “但在这挑战中,他可以杀门阀士族的子弟,也能灭他们的族,却不能对他们用极刑。”

    “简单点说就是,可以杀,但要给他们保留足够的体面。”

    赵匡胤解释道。

    对那个时候的弯弯绕绕,他研究的挺多。

    毕竟就在不久之前,他还想效仿当初大汉,与士大夫共天下。

    对于大汉这些明里暗里的规则,他自然也是了解的颇为透彻。

    曹魏年间,这样的状况非但没有被改善,反而在肆意的纵容之下被放大到了极致。

    非但刑不上大夫,甚至对士族门阀而言,随手杀个把人都无妨,顶多罚些银子。

    别说上刑,甚至都没人敢给他们个不好的脸色。

    并且天下读书人也都是非常认同这些话的。

    可以说,即便刘邦将眼下京师中的士族杀绝,只要剩下的读书人能看到从龙之功的希望,能看到大魏成就大业的希望,他们就还是会愿意前来投靠。

    可若是打破了这些自古流传下来的准则,结果可就未必了。

    往小了说,会让他们觉得刘邦不尊重读书人,不尊重士子,而让他们犹豫是否要效忠大魏。

    往大了说,会将天下读书人推向蜀中与江东。

    此消彼长之下,加上大魏接下来会爆发的内乱,很难说将一切平定之后,刘邦还能在三国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明白了,可以直接砍头,不能剥皮萱草是吧?”

    老朱听明白了。

    但赵匡胤还是摇摇头。

    “砍头也不行,只有白绫、鸩酒等体面的死法能够配得上士族,如你说的砍头,那都是平民百姓的死法。”

    老朱:“……”

    还得这么体面的?

    这帮叛逆之辈,他们也配吗?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那个时候的确就是这般的畸形。”

    “甚至直到大隋,情况也并未好转多少,士族依旧倨傲,高门嫡女不屑嫁天家皇子的事也是稀松寻常。”

    “李二,你的大唐呢?如何?”

    杨坚想了想问道。

    “五姓七望,依旧高傲的很。”

    “朕想跟他们联姻都被拒绝了数次,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也就是这帮人说出来的。”

    “老朱,说实话,朕很羡慕你。”

    “虽然不知道这中间的王朝都经历了些什么,但很显然,到了你的时代,士族的辉煌不在,你能够随意的处置任何人。”

    “你是幸运的,所以你理解不了朕,也理解不了高祖如今的状况。”

    李二微微叹息。

    虽然他自认能力不凡,但也不得不承认,五姓七望的威望与势力之间的盘根错节依旧是难以解决的难题。

    “连你都不能彻底压制士族?”

    看见这些人的话,老朱惊了。

    他着实没留意到,也没想到,竟然还有李二都治不了的人存在。

    “别说朕了,士族门阀的起点便是昔日大汉的光武皇帝,他的能力算是顶尖了吧?可士族正是从他的手上开始得到了发展。”

    “往后的汉末三国年间,既是群雄争霸,也是士族之间的争斗。”

    “北方士族与南方士族之间的争斗!”

    “再往后,司马家为了窃取曹魏的天下而向士族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让士族近乎无限制的发展。”

    “在那时,与其说晋朝是司马家的天下,倒不如说是士族的天下。”

    “高祖挑战中的时间点,虽然士族还未发展到极致,却也不会差太多了。”

    “所以老朱,你还觉得能剥皮萱草?”

    李二将士族这些年来的发展史一一剖析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