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那马皇后靠山这么深厚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退位诏书应该是不至于的,至于我登基更是无稽之谈。”

    “要依我说,父皇压根就不用整那花里胡哨的。”

    “甚至他大概率都不会知道消息,毕竟母后不会主动跟他说,只会跟儿子们抱怨。”

    朱标倒是不认同朱棣的说法,他有自己的想法!

    毕竟他对自己的母亲,以及对自己,至少比朱棣要更加了解。

    母后会抱怨吗?

    会,但不会当着太多人面,顶多跟几个嫡子说说自己心中的不痛快。

    “啊?不跟他说,然后呢?”

    “若她真在后宫中受了气,跟你们这些皇子说了又有何用?”

    李二现在多少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前面朱棣说的就够惊悚的,后面朱标的发言更是重量级。

    若后宫真的有妃子能够与皇后争宠,那皇子应该也是无能为力的吧?

    “在别的朝代,别的皇帝手中或许无用,但在我爹的后宫,但凡真让我母后受了半点委屈,那就是纯纯的找死!”

    面对李二的困惑,朱标笑了笑。

    “浙东的官员负责网罗罪名,淮西的勋贵负责砍脑袋,本宫负责斩妖妃,不出意外的话,在得知我母后受委屈之前,我爹应该能看到先看到妖妃九族上下的脑袋。”

    “至于老四说的让本宫登基,那纯粹就是玩笑话了,想来爹也不会真的昏庸到是非不分的地步,您说是吧?”

    说罢他看向老朱。

    老朱:“……”

    这好话歹话都让你说了,你让咱还能说啥呢?

    “……那皇后靠山这么深厚的?”

    赵匡胤憋了半天,憋出了这么个问题。

    他能想到的,也唯有这个缘由了。

    除却靠山真的大到无比深厚,乃至于能够影响到整个王朝格局,否则又怎能让老朱这般的憋屈?

    “靠山深厚?”

    朱棣笑了。

    “你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我母后何须靠山?”

    “恰恰相反,她可是朝堂上下无数淮西勋贵的靠山,不知多少人因她的一句劝谏而保住了命。”

    “我爹就是个杀胚,见到令他不满的官员就想杀,他是一把刀,我母后便是刀鞘,那些年若非母后劝谏,估摸着朝堂早已经被清扫一空了。”

    “还记得,当初母后驾崩,满朝文武哭的可比我爹还惨。”

    刀没了刀鞘,那可不就是人人自危么。

    越想朱棣便越是感慨。

    若非在最后的那段时间里,淮西勋贵中那些能打的都给屠了个遍,他还真未必有靖难的勇气。

    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有些人的确是作死。

    就比如蓝玉……

    “老四,你这话就有些夸张了吧?”

    老朱有些不满。

    他真有那般恐怖?

    “爹,你是不知道啊,在最后的那几年里,你真是路过的狗都想拉出去砍了。”

    “李善长,胡惟庸等淮西的,刘伯温身后的浙东,那都是无一幸免,几乎都给你杀断了代。”

    “若非如此,靖难的难度怕是要拉高好几个档次。”

    朱棣实话实说。

    洪武年间,被提到名字的人无一不是背后发凉。

    对他们而言,这就是阎王点卯的生死簿啊!

    朱老四乃是后世皇帝,他说谁要死,谁还真的就活不下来!

    老朱目光幽幽的看了一眼周遭几人,后又看向天幕。

    “咱杀他们,是莫须有的罪名,还是他们自己的屁股不干净?”

    “两者皆有吧,有的人是真的该死,但有的人……”

    “反正在我看来,若大哥没有发生意外的话,你肯定是不会杀的。”

    “当然了,若大哥还在,那我这做弟弟,就永远都只会是个镇守边关的好弟弟。”

    朱棣最后还给自己洗了一遍。

    老朱对此却是嗤之以鼻。

    “好弟弟?老四,别给自己脸上贴金了,若标儿能一直在,你拿什么靖难?”

    朱棣:“……”

    “老朱,你这情况,多少有些奇怪,着实是不太像帝王之家,反而更像……”

    “寻常人家!”

    赵匡胤思索了片刻后,得出了结论。

    就如他昔日还未登基称帝之时,他所见到的绝大部分寻常人家一般。

    对于妻子、儿子都能给予完全的信任。

    曾经他也一样,对自己的弟弟绝对信任。

    可惜,赵光义最终还是辜负了他给予的信任。

    “寻常人家不应该吗?咱本来就是穷苦人家出身,总不能因为有了些成就,就能改变出身吧?”

    “咱还未打天下的时候,妹子就坚定不移的跟着咱了,还宫斗?但凡谁让她皱一皱眉头,那就是诛九族之罪!”

    “赵黑子,咱跟你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