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因为太过完美,所以存在感便也太低了(1/2)
“连光武皇帝都只能排在第六?那前面五个到底干了些啥?”
我嘞个孩儿!
老朱震惊了。
刘秀那传奇一般的中兴之主,在他心中绝对是坐五望三的存在!
结果竟然只是第六?
“前五……定有朕一席之地!”
看到老朱的感叹,李二坚信不疑的道。
“那寡人作为光武皇帝的太祖,自然也该有一席之地吧?”
刘邦也同样不示弱。
这两位站出来,倒是没人有异议了。
“可这还差着三个名额呢!”
这两位老朱自然不会忽略。
可除却这两人之外,谁还能稳居刘秀之上?
“看下去就知道了,现在先让寡人来看看,寡人这九世孙究竟干了些什么!”
刘邦倒是没那么重的好奇心,或者说,他现在好奇的是眼下这件事。
大汉是如何中兴的!
【大汉是如何中兴的?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也很好奇。
绝大部分看到那段历史的人都想不明白,刘秀是如何翻身的。
在那个时候,大汉早已经亡国,王莽篡汉之后建立新朝,直至他被杀之前,在位整整十五年。
并且王莽在位的这段时间里,推行了政策无数。
有不少后人推测,他并不属于那个时代,他推行的不少政策都至少领先上千年。
他发明的不少东西,乃至于他的开放程度,也都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但史书告诉后人,他真切的属于哪个时代,而且绝对算不上一个好皇帝。
他想将天下田皆改为王田,山川河流皆收归新朝所有。
改制,且还是如此大刀阔斧的改制,那便免不了流血!
当时便有无数人站出来反对,包括曾经支持他登基的自己人。
这一举动,显然是动了他们的蛋糕。
哪怕王莽强行将政策推行了下去,也依旧没有人愿意遵从。
在遭到反对之后,他还试图以严刑峻法强制推行,但显然收效甚微,反而百姓苦不堪言。
与此同时,为了彰显新朝国威,他将昔日大汉的属国由王降为侯,并且强行收回匈奴单于玺毁去。
此举直接导致了边境冲突,数十万大军被无期限的困死于边疆,徒耗无数钱粮,乃至于天灾降临之时,朝中竟然抽不出赈灾的钱粮!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起义的声音掀起。
宛城刘秀,也就是在这一刻开始崭露头角!】
“怎么又出来了个新朝?不管这王莽是篡位还是其他什么手段坐上的皇帝,这都已经算是改朝换代了吧?”
“这种情况下真的还能再造大汉吗?”
看到这里,刘邦真的越发懵逼。
他怎么感觉,这新朝与当初的始皇帝有些像呢?
不过当初讨伐大秦的时候,他有项羽帮忙开路吸引敌军注意。
可那个时代能有项羽那般的猛人?
即便比起大秦,王莽有所不如,但刘秀的这难度,也绝不逊色于开国!
“所以说这根本就是个奇迹!”
“除了天佑大汉之外,咱都找不到能够解释这件事的办法。”
老朱表示自己无话可说。
不管是刘秀还是王莽,都无法解释!
虽然他不知道仙人说领先上千年的政策,但他知道野史记载了一件事。
王莽好似知晓新朝亡于谁手一般,曾下旨公开通缉名为刘秀之人。
在这种前提下,光武皇帝仍旧走到了最后,开创了东汉基业。
只能用奇迹来形容!
“不过王莽也着实是作死,他想将天下土地皆改为王田,事实上就是效仿周朝的井田制,也就是做出了些许改变罢了。”
“明明自己的位置还没坐稳,便想效仿先贤,却不知已经动了所有人的蛋糕,拥立他上位的那些人也同样不会支持他。”
若要李二说,光武帝再造大汉就是典型的时势造英雄。
王莽篡汉之后,若不是他自己推出了大量作死的政策,不仅失了民心,还失去了原本支持他的力量,别说再造大汉,估摸着刘秀也压根不会有起义的想法!
“帝王手腕还是不够老辣,有些事要快刀斩乱麻,有些事却只能缓慢推行。”
“这一点,咱就不得不佩服高祖那一脉的人了,他老刘家不少人都好似生来就为了当皇帝一般,非但心性凉薄,且那般帝王手腕,着实让人佩服。”
老朱这话也不知是褒是贬。
反正以刘邦的脸皮,那都全当是在夸他了。
“过奖,过奖了,子孙们自己争气,当然了,可能也有寡人教导有方的功劳在其中。”
众人:“……”
“汉高祖,老朱这是在讽刺你们刘家人天性凉薄,你从哪听出是在夸你了
我嘞个孩儿!
老朱震惊了。
刘秀那传奇一般的中兴之主,在他心中绝对是坐五望三的存在!
结果竟然只是第六?
“前五……定有朕一席之地!”
看到老朱的感叹,李二坚信不疑的道。
“那寡人作为光武皇帝的太祖,自然也该有一席之地吧?”
刘邦也同样不示弱。
这两位站出来,倒是没人有异议了。
“可这还差着三个名额呢!”
这两位老朱自然不会忽略。
可除却这两人之外,谁还能稳居刘秀之上?
“看下去就知道了,现在先让寡人来看看,寡人这九世孙究竟干了些什么!”
刘邦倒是没那么重的好奇心,或者说,他现在好奇的是眼下这件事。
大汉是如何中兴的!
【大汉是如何中兴的?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也很好奇。
绝大部分看到那段历史的人都想不明白,刘秀是如何翻身的。
在那个时候,大汉早已经亡国,王莽篡汉之后建立新朝,直至他被杀之前,在位整整十五年。
并且王莽在位的这段时间里,推行了政策无数。
有不少后人推测,他并不属于那个时代,他推行的不少政策都至少领先上千年。
他发明的不少东西,乃至于他的开放程度,也都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但史书告诉后人,他真切的属于哪个时代,而且绝对算不上一个好皇帝。
他想将天下田皆改为王田,山川河流皆收归新朝所有。
改制,且还是如此大刀阔斧的改制,那便免不了流血!
当时便有无数人站出来反对,包括曾经支持他登基的自己人。
这一举动,显然是动了他们的蛋糕。
哪怕王莽强行将政策推行了下去,也依旧没有人愿意遵从。
在遭到反对之后,他还试图以严刑峻法强制推行,但显然收效甚微,反而百姓苦不堪言。
与此同时,为了彰显新朝国威,他将昔日大汉的属国由王降为侯,并且强行收回匈奴单于玺毁去。
此举直接导致了边境冲突,数十万大军被无期限的困死于边疆,徒耗无数钱粮,乃至于天灾降临之时,朝中竟然抽不出赈灾的钱粮!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起义的声音掀起。
宛城刘秀,也就是在这一刻开始崭露头角!】
“怎么又出来了个新朝?不管这王莽是篡位还是其他什么手段坐上的皇帝,这都已经算是改朝换代了吧?”
“这种情况下真的还能再造大汉吗?”
看到这里,刘邦真的越发懵逼。
他怎么感觉,这新朝与当初的始皇帝有些像呢?
不过当初讨伐大秦的时候,他有项羽帮忙开路吸引敌军注意。
可那个时代能有项羽那般的猛人?
即便比起大秦,王莽有所不如,但刘秀的这难度,也绝不逊色于开国!
“所以说这根本就是个奇迹!”
“除了天佑大汉之外,咱都找不到能够解释这件事的办法。”
老朱表示自己无话可说。
不管是刘秀还是王莽,都无法解释!
虽然他不知道仙人说领先上千年的政策,但他知道野史记载了一件事。
王莽好似知晓新朝亡于谁手一般,曾下旨公开通缉名为刘秀之人。
在这种前提下,光武皇帝仍旧走到了最后,开创了东汉基业。
只能用奇迹来形容!
“不过王莽也着实是作死,他想将天下土地皆改为王田,事实上就是效仿周朝的井田制,也就是做出了些许改变罢了。”
“明明自己的位置还没坐稳,便想效仿先贤,却不知已经动了所有人的蛋糕,拥立他上位的那些人也同样不会支持他。”
若要李二说,光武帝再造大汉就是典型的时势造英雄。
王莽篡汉之后,若不是他自己推出了大量作死的政策,不仅失了民心,还失去了原本支持他的力量,别说再造大汉,估摸着刘秀也压根不会有起义的想法!
“帝王手腕还是不够老辣,有些事要快刀斩乱麻,有些事却只能缓慢推行。”
“这一点,咱就不得不佩服高祖那一脉的人了,他老刘家不少人都好似生来就为了当皇帝一般,非但心性凉薄,且那般帝王手腕,着实让人佩服。”
老朱这话也不知是褒是贬。
反正以刘邦的脸皮,那都全当是在夸他了。
“过奖,过奖了,子孙们自己争气,当然了,可能也有寡人教导有方的功劳在其中。”
众人:“……”
“汉高祖,老朱这是在讽刺你们刘家人天性凉薄,你从哪听出是在夸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