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天时地利人和皆在他身的同时,能力与运气也是缺一不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很难说,不过朕觉得,应该不是老朱派人下的手。”

    至少从目前盘点中发生的一切看来,老朱还没狠心到这种程度。

    更何况他已经拿下和州,并且很得民心。

    这种情况下即便郭子兴不死,老朱也同样能够重新拉起一支三万大军。

    “的确,事情发展到这种情况,他已经没理由去动郭子兴了。”

    李二想了想,也是点头道。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觉得李善长等谋士会不会自作主张的替他铲除郭子兴这个麻烦。

    但随着老朱一步步洗清了郭子兴对自己的疑心,重新拿到了一定的自主权之后,攻下和州,重塑军纪。

    眼下郭子兴是死是活都再难影响他。

    毕竟即便是活着,且再对老朱心生怀疑,也没理由再去收他和州的兵权。

    否则即便老朱不给,外人也不会再觉得老朱忘恩负义,而是会觉得郭子兴贪得无厌!

    这种情况下,真要自己去动郭子兴,对老朱而言绝对是弊大于利!

    “不过只要不是老朱动的手,郭子兴死了也不是坏事,至少滁州城跟那三万大军是能拿回来。”

    “至于剩下的,得看那韩宋的小明王聪不聪明,以及老朱对郭家的耐心究竟还剩下多少了。”

    如今老朱的崛起之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这种时候再想扶持什么人去牵制,玩什么平衡之术是不现实的。

    首先因老朱南下的决策,致使韩林儿唯一能够限制他的手段就是以小明王的身份下旨恐吓。

    可众所周知的是,旨意这种东西,只有在拥有足够威慑力的时候,才能让人乖乖听话。

    一旦他人觉得你没能力动手,只能口头恐吓,那这圣旨与草纸也没什么区别。

    至于平衡之术,没有足够的实力匹配,也同样只能沦为过家家一般的玩笑手段。

    韩宋的小明王韩林儿若是够聪明,那就该将郭子兴那元帅之位,连带着将其留下来的少量遗产尽数封给老朱,帮他在红巾军中彻底站稳。

    这样一来即便不能真正让老朱归心,至少也能在将来双方利益产生冲突之时,尚且能讲些情面。

    以老朱念旧的性子,多半也会愿意在影响不太大的前提下投桃报李。

    无论怎么看,对韩林儿来说,舍弃郭家那些无能之辈,转而将筹码押在老朱身上,是最明智,也是唯一的妙手。

    可惜韩林儿,或者说刘福通似乎不是个特别聪明的人。

    他仿佛看不到郭子兴的小家子气与无能,也看不到老朱立下的赫赫战功,以及将士们的众望所归。

    【郭子兴病逝后,小明王韩林儿似乎没看到朱元璋那一桩桩一件件亮眼的表现一般。

    在刘福通的示意之下,他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

    反而是为了今天付出了无数努力的朱元璋,只被封了个左副元帅!

    在名义上,不管是郭天叙还是张天佑,都能够稳压老朱一头。

    可问题是,这两人在朱元璋眼中就是干啥啥不行的纯纯废物。

    连这样的两个人都能踩在自己头上,他心中开始有不甘再受制于人的念头浮现。

    好在这两人地位虽是极高,可在滁州城以及和州却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

    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两座城乃是朱元璋亲手打下来的。

    城中那数万大军, 他们大都也是朱元璋亲自招募而来,他们不认小明王的圣旨,更不会认郭天叙二人!

    名义上,都元帅是郭天叙,而实质上的主帅则是朱元璋!

    这种情况下,他本不愿再受制于韩宋,但考虑到蒙元剿匪的兵力越发强盛,加上韩宋的实力也同样强横。

    在短暂的纠结之后,朱元璋做出了决定。

    他还需要借韩宋的威势,来为自己吸引蒙元的注意,争取发育的时间!】

    “不得不说,就从这段话里就能看出,老朱的能力跟韩林儿之间有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样的说法绝不夸张!

    “将他们两个人放在一块比较,朕觉得你多少有些侮辱老朱了。”

    “多的不说,老朱若是有韩林儿这等出身,以及这等生来便有的权势……”

    “至少他不会沦为刘福通的傀儡。”

    “不对,但凡老朱有那么一半,驱逐鞑虏,光复中原的时间都得再往前推个十多年!”

    “能力之间的天差地别,以及双方地位的差距,也正是这样的区别才显得老朱这 一生更加传奇,不是么?”

    对于老朱的每一项决策,几乎都没人去挑毛病。

    或者说他们挑不出毛病。

    刚开始看他那般轻易便将滁州城以及三万大军交给郭子兴时,的确不少人觉得做的不妥。

    但现在看来,若是不这么做,没有那仁义无双的名望,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慕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