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看来你与大将军有着一般无二的智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朕能想到的封赏,也仅仅就只剩下裂土封王了。”

    “毕竟刚入宫之时,百官们都跟朕说大魏百废待兴,到处都有需要用钱的地方,让朕一定要节俭。”

    “中郎将,你看看朕这宫中,有哪里像是能拿出封赏的样子了?”

    “可朕既然作为最后一名大魏天子,自然也该为祖先安顿好朝中的大魏忠臣良将。”

    “朕怎能想到,高太尉在得知朕的想法之后会是那般的作为……”

    说到这里,刘邦面上的表情除了恐惧,还有些许的自责。

    找高柔进宫是为了商量给司马家禅位之事,许诺封王是为了先祖安排大魏功臣。

    听着他的解释,司马昭真就是半分毛病都挑不出来了。

    这样看来的话,还真就是高柔自己作死!

    但凡他不那么急着跳出来,稍微多做些隐忍,等与王祥等人做好利益分配之后再冒头,估摸着高家也不会那么惨。

    而有个高柔在中间,王祥也不会那般的狮子大开口,一切或许都还有回转的余地。

    再加上,天子本身就是想禅位给他们司马家的。

    想到这里,司马昭心中忽然有些懊悔。

    若是不杀高柔,若是没有那一场杀鸡儆猴将场面变得如此剑拔弩张,或许一切都会不同。

    或许那时他们都会愿意接受之前他与兄长所商量的方案,只封王而不封地,双方相互妥协之后,由他司马昭顺势登基。

    至此,他只剩下了最后一个问题。

    “那么陛下,为何李昭用个假身份牌悄悄逃走了?你可知,他去做什么了?”

    刘邦故作思索的模样,片刻后苦恼的摇了摇头。

    “中郎将你知道的,朕自从来到这宫中之后,便醉心于学习大儒们的文章,鲜少去管事。”

    “若非想着该是禅位于大将军的时候了,朕也不会整这些幺蛾子。”

    这倒还真是。

    司马昭很是认同的点点头。

    他清楚的知道,从宫人回禀的情报来看,刘邦所说的每一句都是实话。

    “所以他的偷偷离开,并非陛下你的指使?”

    “怎会是朕的指使?本身朕身边就没几人侍奉,怎会让他离开?”

    刘邦满脸无辜。

    “看来是臣多心了,那陛下你好生休息,臣告退。”

    司马昭心中再无怀疑,也不行礼,转身就走。

    “对了,中郎将,不久前朕曾听见过李昭与人暗中交谈,不知这有没有用。”

    “哦?说什么?”

    司马昭瞬间扭头。

    “具体的,朕也没听太清楚,只隐隐似乎听到了诸葛……诸葛……”

    “对,好像是诸葛亮的名字!”

    司马昭:“?”

    “陛下,你在说什么?蜀中的那位诸葛丞相已经死去多年,李昭他闲的没事提此人作甚?”

    说到这里,他又想到自己家中那个不孝子司马炎。

    好像还真tm有人会莫名其妙的提起,并且表示很崇拜那位诸葛丞相!

    不过司马炎之所以能够清楚诸葛亮昔日的事迹,那是因出身司马家,对于诸葛在过去那段六出祁山的经历记载的很是详细。

    可李昭,他又凭什么?

    不对,不是诸葛亮!

    那除了诸葛亮,还有谁?

    谁姓诸葛?

    “诸葛诞!”

    “陛下,你听到的可是诸葛诞?”

    “好像还真是!”

    “中郎将你怎么知道?看来你与大将军有着一般无二的智慧!”

    得到刘邦恍然大悟般的肯定,司马昭只觉得自己脑海中一道闪电划过。

    所有想不明白的事,在此刻尽数揭开了迷雾!

    如果说此间京师之事背后真有双看不见的手在推动,那相比眼前这怯懦无比,且还很合作的小皇帝,他更愿意相信,是诸葛诞!

    出身南阳诸葛氏,如今官拜扬州都督,掌一州兵权,同时与兄长的心头大患毋丘俭、东吴三者之间互成犄角之势。

    若是此人在暗中捣鬼,那即便京师中的士族门阀失败,也能转头去投他。

    有了大量的士族门阀支持,以及毋丘俭和身后的东吴,诸葛诞绝对有机会抗衡大魏!

    他有搞事的底气,也有取得各路门阀信任的基础!

    所以李昭从始至终都不是小皇帝的人,而是诸葛诞的人!

    作为近侍,估摸着他经常能听到小皇帝嚷嚷着想禅位,想给诸多曹魏功臣封王的话。

    这些话让李昭听见了,他便将消息传递给诸葛诞,由此这扰乱整个京师的计划便诞生了!

    越想,司马昭便越是觉得,这就是真相!

    “多谢陛下,臣总算是想明白,如今这京中的乱象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了!”

    “臣告退!”

    看着他离开的身影,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