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未名湖缉凶(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裹尸袋上的拉链,第一个见到的是魏映湖父亲的尸体。

    仔细打量了下魏父以后,师父奔着第二个裹尸袋走了过去。

    当师父拉开这个裹尸袋的拉链,看到魏母之后,他便立刻叫来文警官,让他即刻派人去博士生宿舍楼抓人。

    文警官一愣,说抓谁啊?

    师父看向袁教授,说您和他们一起去,别让刘畅跑了!

    来不及解释,师父催促他们赶紧行动。

    可文警官却有些为难,说我们抓人也得有个理由,您得跟我说清楚了啊。

    师父让袁教授先带路,在去的路上告诉我们,刘畅跟这几起命案有直接关系!

    陈晚舟为情自残的消息是她放出去的。

    至于原因,其实也很好猜。

    刘畅天赋一般,学业前景有限,为了能往上爬,她便不择手段,讹上魏映湖他们一家了。

    师父的想法有些跳跃,我说她天赋一般,威胁魏映湖一家做什么?

    她有什么可威胁人家的?

    师父说有两点:

    一、魏映湖的性取向;

    二、魏映湖父母找枪手替女儿论文造假;

    就这两点,一旦暴露于众人前,魏家三口人就绝对在b大待不下去了。

    不,应该说从此在京城都待不下去了。

    袁教授想了下,说那您的意思,那天陈晚舟和一个“男人”在小树林拉拉扯扯,是刘畅撞见的?

    师父说不是撞见的。

    那天是刘畅尾随陈晚舟过去的。

    尾随?她尾随陈晚舟做什么?

    我说刘畅总不能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吧?

    师父叹口气,说她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她也是个建筑学博士生。

    刘畅跟陈晚舟朝夕相处,可能无意间就看到过那幅素描。

    她认出了素描里的人脸和魏映湖的名字,撞破了二人不可见光的感情。

    也许当时她只是抱着威胁陈晚舟的心思去跟踪的她,也没有想到跟陈晚舟私会的竟然是魏母!

    师父一说出“魏母”两个字,我们几个人都不由得看向了他。

    心想这事情的走向怎么还往一种奇怪的论调上走了呢?

    我说她怎么知道那是魏母呢?

    师父看向魏母的裹尸袋,是魏映湖和魏母长相十分相似。

    并且可能魏母是个控制欲很强的母亲,所以母女俩的穿衣打扮风格都相似。

    师父的表情很严肃,他还瞥了我们一眼,说刘畅就是在这个时候,无意间听到了二人之间的对话,知道魏母抱着跟自己一样的心思,逼着陈晚舟当枪手。

    只不过魏母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并以考虑是否接受两人之间的感情为筹码,逼迫陈晚舟替魏映湖写论文。

    然而陈晚舟深知此事一旦败露,只会加速恶化两人之间的感情,所以她并不愿意。

    情绪激动之时,陈晚舟可能恳求过魏母,但魏母并不领情。

    重压之下,人会通过肉体之上的疼痛来转移精神上的痛苦。

    所以,就出现了之前学校传出来的“陈晚舟为情自残,钢笔割腕”的传言了。

    我说可是当时传的是陈晚舟和男人拉拉扯扯啊。

    师父说这就是刘畅的阴险之处。

    她心存嫉妒,知道以陈晚舟对魏映湖的感情,一定会帮助她完成学业,达成学术成就。

    心存嫉妒之下,她放出一个虚虚实实的谣言,借此来警告陈晚舟和魏母,表示已经有人知道你们的秘密了,别想美事儿了。

    可陈晚舟还是铤而走险,把这个论文写了。

    她以为自己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可她低估了袁教授的眼力,也低估了自己在袁教授心里的地位。

    陈晚舟自卑了多年,从没想过自己能在别人心里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可袁教授爱才,十分重视对这个关门弟子的培养。

    他一眼就看出来,魏映湖的论文里有她论述的逻辑,所以造假一事很快就被拆穿了。

    此时师父看了眼袁教授,说原本论文造假一事应该上报学院,给予处分的。

    但想必袁教授不忍坏了自己两个学生的前途,也不愿意伤了同事之间的情分,因此决定内部消化处理。

    袁教授有些惭愧,他回忆那天和找魏映湖谈话。

    说现在想一想,那孩子看到“自己”论文上被标注的红圈,其实神情上是很错愕的。

    想来她已经认出来这不是她自己写的那篇论文。

    同袁教授一样,她不仅爱慕陈晚舟,同样也十分看重她、了解她。

    她也一眼看出来,这论文是陈晚舟写的。

    不明真相的她,自尊心受挫,回去定然要去质问陈晚舟。

    但倘若刘畅在这个时候,适时的跳出来,将那天小树林里发生的事情“好心的”告诉魏映湖,那么魏映湖在被父母和爱人共同背叛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