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自信的白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姐姐可知道这青莲白藕本是一体,陛下希望亲人之间互相帮助,结为一体才是好事,而非将家人拒绝在外。”

    王莹瑜依旧是那副怡然大方的样子,只是嘴里说出的话却是早已经变了味道。

    “若是陛下有旨,那就让陛下下旨。”

    王莹环看着王莹瑜,在她说出这句话之后,后者也不再言语。

    如她猜想的一样,这一切都是王莹瑜在擅作主张,恐怕杨家真正搭上的不是皇帝本人,而是这位后宫之主。

    后宫勾结朝臣,她是想要做什么?王莹环想到刚才被下人抱出去的儿子,只感觉遍体生寒。

    ================

    与此同时,丞相王邯已经进入了皇宫,在议事殿等待皇帝陛下的到来,只是他的内心并不安定,若是真的皇帝陛下有了别样的心思,恐怕接下来整个秦国都不会太平。

    “陛下驾到!”

    白弭是被宦官扶着走出来的,看到他额头上的汗珠,王邯心里也是悲伤,同时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那就是一定不能让太子前往前线。

    “臣王邯恭请圣安!”

    “免礼吧,来人赐座!朕料到你该坐不住了,左右都下去,寡人有几句话要和丞相单独商量。”

    “是!”

    王邯看到白弭屏退左右,先是一惊,但是看着离自己不过五步的白弭,以他的身子骨,若是出事恐怕不是自己的对手,心里也渐渐安定下来。

    “陛下当多多保重身体,万不可过度操劳。”

    “朕没事,还能挺个一年半载,至少太子回来之前不会有事。”

    白弭笑呵呵地说出了让王邯万分惊恐的话,他先是站起身来想向白弭请罪,后者却给他一个安慰的眼神,让他暂且坐下来。

    “丞相觉得朕比其父皇来说如何?”

    王邯没有想到白弭会问这个问题,先是沉默了一下,接着答道:“先帝有大志,不甘秦国大业覆灭,挑起重担转战南北,战保、永、南三州以定下我国基业,以此为柱石才有今日我等再次复兴大秦帝业的根本。

    陛下受命于危难之中,联盟赵国,数次抵抗晋国攻打,任用贤能,三次北伐最终收回故土。先帝与陛下皆是当世雄主,乃天子,不是臣可以轻易比较的。”

    “哈哈哈~寡人总算没有在卿嘴里听到顽石不可雕琢之语了。”

    “请陛下恕罪!”

    这句话是王邯在白弭小时候教导他时对他的评价,没有想到这些年陛下一直记在心里,这让王邯内心有些复杂,咱家这位皇帝还是一如既往的小心眼。

    “寡人知道卿此来是为何,寡人能回答卿的答案就是一切尽在寡人的掌握之中,任何宵小居心叵测之辈在保定城都翻不起多少波浪来!”

    白弭难得露出皇帝的威严之色,虽然他这具身体已经病入膏肓时日不多,但是身为天子,多年的余威犹在,这让王邯仿佛又看到了这位陛下当初继位时的样子。

    “陛下,莫不是要重演当初之事?”

    当年白弭刚刚继位的时候,虽然其是太子,但是因为先帝白羽病逝于江州,在此之前并没有遗诏留下,这让不少有心人借机出来生事。

    即使有王邯一众老臣帮助,但还是酿成了不小的祸端。

    公元二二一年之时,秦赵两国正在江州抵抗晋军,因为皇帝突然病逝,三军失去主帅,王邯不得不亲自率军到前线压阵。

    这让一些隐藏在阴影处的人看到了希望,保定城可以说在当时陷入了腥风血雨之中。

    也是这个时候,一直被众人小看的白弭施展了雷霆手段,借助王邯留下的后手迅速解决了作恶的关键人物,才暂时安定住了保定城,也坐稳了皇帝之位。

    “卿也知道,当时寡人考虑不周全,没有将这背后隐藏的人全部钓出,虽然平定了叛乱,但是后续几年,每一年保定城都要乱上一次。

    打蛇不死反受其累,秦国因此丧失了近十年的发展时机。”

    白弭当初虽然有些手段,但是下手还是太快,只斩断了作乱的首恶,而其他居心叵测之辈却全部隐藏了下来。

    在后续几年保定城都得不到安定,即使现在白弭依旧认为还有之前的叛乱势力残留。

    因此这些年他这一直遵守‘保守稳定’的战略,未尝没有秦国内部不稳的原因在。只是稳的久了,自然也失去了锋芒,没有了当初的冲劲。

    如今临死之前,几次大胜,重新激起了白弭的决心,回忆往昔,他要在传位太子之前,做一番当年未完成的大事。

    “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朕只是稍稍透露出一点风声,就有无数心怀不轨之人跳了出来,若是不在朕活着的时候将他们一网打尽,难道还要全部留给太子吗?

    边关不宁,朝中不稳,这大秦何时才能完成先帝复兴的霸业!”

    从前他没得选,现在军队强大了,看到希望了,他想为自己的后人拼一把,未来的接任者们提起他的名字,绝对要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