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下岗多年(2/3)
见了,长长舒了一口气。
回到药铺,看见老夫人还在东拉西扯给她拖延时间,便过去说道:“哎呀奶奶!都几点了,你怎么还没看完啊!我都饿了。”
老夫人看皇妃,皇妃冲她一点头,意思是办妥了。老夫人这才说道:“今个好不容易出来了,可不得让王大夫好好瞧瞧!你不知道,这王大夫可是家传的手艺,祖父那是朝歌有名的一把抓!”
“那也有个看好的时候吧?”皇妃说着搀起老夫人来,“我们快回去吧。下次再来让王神医看。”
那个王大夫一听皇妃称他为神医,起身离座连连拱手不迭。皇妃一笑,扶着老夫人出来。
临上车时,她回身看往豆腐坊那边,早已不见了小红伶的身影。
回到府里,皇妃已经累得不行了。好久没有这样高强度的活动了。中午又没有午睡。跟老夫人吃过晚饭,正准备早早收拾的洗漱上床。却听见门上人传,撒子有事让皇妃和老夫人过去一趟。
皇妃让老夫人歇着,自己乘着天还未黑,带着韶华过来偏院。
撒子看上去忧心忡忡的,看见皇妃来了,起身让着坐下,却半晌没有说话。
“怎么了?”皇妃问,“可是查到什么了?”
撒子抬头看了一眼皇妃,又躲闪着垂下视线。犹豫着点点头。
“这是什么表情啊?”皇妃笑,“到底是查到了还是没查到?”
“查,是查到了一个。”撒子说道,“可我怀疑此人……”
“怎么?”皇妃忙问。
“我这只是怀疑,并不能确认。”撒子道,“皇妃可还记得,入夏时分我曾被人劫去那一回吗?我怀疑正是此人,或者说是他府里的人。”
“你怎么知道?”皇妃问。
“我当时只记得是往西去的,到了那里闻到像是刚浇过田的那种清凉的气息,还有羊粪的气味,所以我断定是到了某个村子里面。”撒子道,“加之去的时候路途遥远,所以我误以为是出了朝歌。故而未将此地列在怀疑范围之内。”
皇妃没有接话,等着撒子说下去。
“但今日找到这个地方时,我又闻到了同样的气味,跟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撒子道。
“那这个地方也是出了朝歌了吗?那怎么还能看得到义王的手巾?”皇妃问。
撒子摇头,“并没有出朝歌。此地就在九里桥附近。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地方。”
“那会不会是他们故意绕远路,用来迷惑你?”皇妃道。
“我也是这样想。可这也只是猜测而已。”撒子道,“若绑我的人并非是宁国公府上,那此地必是皇妃要找的地方。站在宁国公府,正好能看见仁泰茶楼的后墙,最妙的是,我以前还想,义王为何会选用黑色的手巾而非白色。因为白色手巾毕竟常用,而黑色却显得突兀。当我今日下午站在宁国公府门口,看到日落西天,正照在仁泰茶楼后墙上。若墙上挂着的是白色的手巾,刺目的光线反射回来,一时之间会什么也看不清。但若是黑色手巾,必定会看得清清楚楚。”
听到宁国府三个字,皇妃只是挑了挑眉毛,因为她早将此人排除在外了。但是却没有打断撒子,耐心的等着他说完才道:“这位宁国公下岗多年,只怕不是我们要找的人。”
“哦?皇妃知道此人?”撒子问。
皇妃点头。
“可除了宁国公,这西面再没听说还有什么人……”撒子想说再没有什么人能跟义王相提并论了。
“嗯……,这样吧。”皇妃沉吟一番说道,“我回去再跟老夫人好好问问这位宁国公的情况。你也再确定一下,到底绑你去的是不是宁国公府。我明天傍晚再过来。”
回到内院,皇妃故意当着丫头们的面跟老夫人要银子。雀儿一听忙问:“可是撒子哥找到什么门路了?”
“什么门路啊?”云儿问。
皇妃假意嗔她们一眼:“越来越没规矩了!敢抢老夫人的话头。”
“奴婢们不是着急吗。”雀儿道。“皇子这都留在宫里多久了,连个音信都没有。好歹能找个人问问,也省的老夫人和皇妃担心。”
“如今做什么都得银子开路,只要肯收银子,就说明事情能成。”云儿听出来是为应皇子和义王的事打点,便接口说道。
“这话说的在理。”老夫人道,“只要能有个准信儿,花多少银子也值。”
说罢,就让韶华去开箱子。
“不用这么急。”皇妃忙道,“撒子明天问好了才回来拿银子。”
睡下后,这才又问老夫人:“这个宁国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宁国公?”老夫人也累了,睡意朦胧的说道。“宁国公早年曾做过文渊阁大学士,又是太傅,那真是桃李满天下。唉!也是太子薄命,否则的话,宁国公如今便贵为帝师了。”
皇妃一听来了精神,翻身问道:“那桃李满天下,是不是就是说,他的学生里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做官?”
“那自然
回到药铺,看见老夫人还在东拉西扯给她拖延时间,便过去说道:“哎呀奶奶!都几点了,你怎么还没看完啊!我都饿了。”
老夫人看皇妃,皇妃冲她一点头,意思是办妥了。老夫人这才说道:“今个好不容易出来了,可不得让王大夫好好瞧瞧!你不知道,这王大夫可是家传的手艺,祖父那是朝歌有名的一把抓!”
“那也有个看好的时候吧?”皇妃说着搀起老夫人来,“我们快回去吧。下次再来让王神医看。”
那个王大夫一听皇妃称他为神医,起身离座连连拱手不迭。皇妃一笑,扶着老夫人出来。
临上车时,她回身看往豆腐坊那边,早已不见了小红伶的身影。
回到府里,皇妃已经累得不行了。好久没有这样高强度的活动了。中午又没有午睡。跟老夫人吃过晚饭,正准备早早收拾的洗漱上床。却听见门上人传,撒子有事让皇妃和老夫人过去一趟。
皇妃让老夫人歇着,自己乘着天还未黑,带着韶华过来偏院。
撒子看上去忧心忡忡的,看见皇妃来了,起身让着坐下,却半晌没有说话。
“怎么了?”皇妃问,“可是查到什么了?”
撒子抬头看了一眼皇妃,又躲闪着垂下视线。犹豫着点点头。
“这是什么表情啊?”皇妃笑,“到底是查到了还是没查到?”
“查,是查到了一个。”撒子说道,“可我怀疑此人……”
“怎么?”皇妃忙问。
“我这只是怀疑,并不能确认。”撒子道,“皇妃可还记得,入夏时分我曾被人劫去那一回吗?我怀疑正是此人,或者说是他府里的人。”
“你怎么知道?”皇妃问。
“我当时只记得是往西去的,到了那里闻到像是刚浇过田的那种清凉的气息,还有羊粪的气味,所以我断定是到了某个村子里面。”撒子道,“加之去的时候路途遥远,所以我误以为是出了朝歌。故而未将此地列在怀疑范围之内。”
皇妃没有接话,等着撒子说下去。
“但今日找到这个地方时,我又闻到了同样的气味,跟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撒子道。
“那这个地方也是出了朝歌了吗?那怎么还能看得到义王的手巾?”皇妃问。
撒子摇头,“并没有出朝歌。此地就在九里桥附近。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地方。”
“那会不会是他们故意绕远路,用来迷惑你?”皇妃道。
“我也是这样想。可这也只是猜测而已。”撒子道,“若绑我的人并非是宁国公府上,那此地必是皇妃要找的地方。站在宁国公府,正好能看见仁泰茶楼的后墙,最妙的是,我以前还想,义王为何会选用黑色的手巾而非白色。因为白色手巾毕竟常用,而黑色却显得突兀。当我今日下午站在宁国公府门口,看到日落西天,正照在仁泰茶楼后墙上。若墙上挂着的是白色的手巾,刺目的光线反射回来,一时之间会什么也看不清。但若是黑色手巾,必定会看得清清楚楚。”
听到宁国府三个字,皇妃只是挑了挑眉毛,因为她早将此人排除在外了。但是却没有打断撒子,耐心的等着他说完才道:“这位宁国公下岗多年,只怕不是我们要找的人。”
“哦?皇妃知道此人?”撒子问。
皇妃点头。
“可除了宁国公,这西面再没听说还有什么人……”撒子想说再没有什么人能跟义王相提并论了。
“嗯……,这样吧。”皇妃沉吟一番说道,“我回去再跟老夫人好好问问这位宁国公的情况。你也再确定一下,到底绑你去的是不是宁国公府。我明天傍晚再过来。”
回到内院,皇妃故意当着丫头们的面跟老夫人要银子。雀儿一听忙问:“可是撒子哥找到什么门路了?”
“什么门路啊?”云儿问。
皇妃假意嗔她们一眼:“越来越没规矩了!敢抢老夫人的话头。”
“奴婢们不是着急吗。”雀儿道。“皇子这都留在宫里多久了,连个音信都没有。好歹能找个人问问,也省的老夫人和皇妃担心。”
“如今做什么都得银子开路,只要肯收银子,就说明事情能成。”云儿听出来是为应皇子和义王的事打点,便接口说道。
“这话说的在理。”老夫人道,“只要能有个准信儿,花多少银子也值。”
说罢,就让韶华去开箱子。
“不用这么急。”皇妃忙道,“撒子明天问好了才回来拿银子。”
睡下后,这才又问老夫人:“这个宁国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宁国公?”老夫人也累了,睡意朦胧的说道。“宁国公早年曾做过文渊阁大学士,又是太傅,那真是桃李满天下。唉!也是太子薄命,否则的话,宁国公如今便贵为帝师了。”
皇妃一听来了精神,翻身问道:“那桃李满天下,是不是就是说,他的学生里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做官?”
“那自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