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了锁的花轿(2/3)
学学。
可是,轿夫把花轿颠得太厉害,她没拿稳,那本小册子顺着轿子的缝隙滑了出去。
这一下子,可把荣欣桐给急死了。
因为害羞,不敢声张。又因为担心自己还没学会,晚上会让丈夫不喜,又急又羞之下,居然晕了过去。
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变成了童佳。
之所以说这段记忆陌生,是因为这不是童佳自己的经历。
而有说这段记忆熟悉,是因为童佳曾经听外婆家的邻居奶奶跟自己说过好几次。
那是她小时候,父母正处于创业的阶段,无暇照顾她,奶奶又有些重男轻女,就把她送到外婆家里,让外婆帮忙照顾她。
外婆是寡居,外婆的邻居荣奶奶也是寡居,两个老太太经常一起做活聊天。
上了年纪的人,总是免不了去回忆年轻时候的事情。
她听荣奶奶说了好几次嫁人前自己的紧张。
但每每说完这些后,她又会自嘲的说一句:“可能老天爷早就知道我用不上那本小册子,才不让我看的吧。”
之后,她和外婆就会陷入长时间的沉默。
她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荣奶奶去世了。
外婆才在编筐子的时候,跟她说起了荣奶奶的经历。
当时,外婆说:“你荣奶奶命苦,嫁了个男人,新婚之夜就跑了。
这一跑就是二十多年,她在婆家照顾着那一家老小,一门心思的等着她男人回来。
结果,人是等回来了,人家是专门回来跟她离婚的。
就连上面的大领导都写了东西,要求她婆家那边的政府配合。
她一个女人,哪里能抗得过?
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还是离了婚。
可她婆婆舍不得她,硬是把她给留下了,说是当闺女对待她。
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她也舍不得。
就那么留了下去,没名没分的在那里过了五六年,她婆婆也没了。
又正好赶上困难的年份,她婆家就直接把她送回了娘家。
她自从出嫁之后,是一次娘家都没回来过。
一开始,是她婆家担心她回了娘家就不回去了,不让她回。
后来,这河道都给垫成路了,以前坐船来回只要一毛钱,后面坐车需要转两趟车,只去一趟就要六毛钱,她手里没钱,也就没有再回来。
这过了二十多年再回来,娘家哪里还有她的容身之地呀?
她一路要饭,要回到她婆家那边去,找到当初给她办理离婚的政府,要求政府给她个说法。
人家政府也没办法,只好尝试着去联系她那个离了婚的男人。
可京城那边的人说那个陈世美去当了什么什么大使,他们联系不上人。
最后,还是大领导知道后,给她解决了问题。
当时,你大舅正好准备结婚,我们要给你大舅盖新房,村里就让我们也帮忙给她盖个房子。
你大妗子嫌她晦气,不愿意跟她当邻居,我们就换了住的地方。
她这一辈子到了也是个姑娘家,谁提起她都说她可怜。
可要我说啊,她就是个死脑筋。
她刚离婚的时候,也还不到四十,回来再找一个,照样能把日子过起来。
可她却让她婆婆那个老婆子给诓着还是留下给她们家当老妈子。
再回来的时候,人快五十了不说,那会儿的日子也不好过。
要不是你大舅和大妗子的婚事早就说好了,我说什么也不会在那个时候给他娶媳妇……”
后面外婆还说了很多大舅和大妗子的事情,那些跟童佳现在的处境不相关,童佳也就没有继续回忆下去。
童佳通过轿子的窗口缝隙,看到她们到了一条大河前,知道这轿子马上就要上船了。
她深深的松了一口气。
哪怕是轿夫好好抬轿子,她也还是感到头晕。
不知道是刚才被颠得还没好,还是一大早就上花轿,连口水都没喝的缘故。
上了船后,船夫跟喜婆聊天。
从两人的对话中,童佳得知,荣奶奶,不是,现在应该是自己要嫁的这个人,名字叫杨迹夏,是这十里八村里有名的好后生。
再结合自己脑子里的记忆,这个杨迹夏十有八九就是那个让荣奶奶蹉跎了一生的“陈世美”了。
童佳觉得,杨迹夏作为一个接受了新思想和新文化的有志青年,并且会坚定抵制旧式婚姻的人,只要自己在新婚之夜,也对他表达出自己也不想要这段婚姻的想法,他应该会十分愿意放自己自由的。
只不过,想到荣奶奶娘家的父亲,不对,现在是自己娘家的父亲了。
他是一个古板的老古董,如果自己新婚第二天就回家,他肯定接受不了。
而且,她也不是荣奶奶。
就算荣家可以接受她,她也做不到像荣奶奶一样,大门不出,二门
可是,轿夫把花轿颠得太厉害,她没拿稳,那本小册子顺着轿子的缝隙滑了出去。
这一下子,可把荣欣桐给急死了。
因为害羞,不敢声张。又因为担心自己还没学会,晚上会让丈夫不喜,又急又羞之下,居然晕了过去。
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变成了童佳。
之所以说这段记忆陌生,是因为这不是童佳自己的经历。
而有说这段记忆熟悉,是因为童佳曾经听外婆家的邻居奶奶跟自己说过好几次。
那是她小时候,父母正处于创业的阶段,无暇照顾她,奶奶又有些重男轻女,就把她送到外婆家里,让外婆帮忙照顾她。
外婆是寡居,外婆的邻居荣奶奶也是寡居,两个老太太经常一起做活聊天。
上了年纪的人,总是免不了去回忆年轻时候的事情。
她听荣奶奶说了好几次嫁人前自己的紧张。
但每每说完这些后,她又会自嘲的说一句:“可能老天爷早就知道我用不上那本小册子,才不让我看的吧。”
之后,她和外婆就会陷入长时间的沉默。
她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荣奶奶去世了。
外婆才在编筐子的时候,跟她说起了荣奶奶的经历。
当时,外婆说:“你荣奶奶命苦,嫁了个男人,新婚之夜就跑了。
这一跑就是二十多年,她在婆家照顾着那一家老小,一门心思的等着她男人回来。
结果,人是等回来了,人家是专门回来跟她离婚的。
就连上面的大领导都写了东西,要求她婆家那边的政府配合。
她一个女人,哪里能抗得过?
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还是离了婚。
可她婆婆舍不得她,硬是把她给留下了,说是当闺女对待她。
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她也舍不得。
就那么留了下去,没名没分的在那里过了五六年,她婆婆也没了。
又正好赶上困难的年份,她婆家就直接把她送回了娘家。
她自从出嫁之后,是一次娘家都没回来过。
一开始,是她婆家担心她回了娘家就不回去了,不让她回。
后来,这河道都给垫成路了,以前坐船来回只要一毛钱,后面坐车需要转两趟车,只去一趟就要六毛钱,她手里没钱,也就没有再回来。
这过了二十多年再回来,娘家哪里还有她的容身之地呀?
她一路要饭,要回到她婆家那边去,找到当初给她办理离婚的政府,要求政府给她个说法。
人家政府也没办法,只好尝试着去联系她那个离了婚的男人。
可京城那边的人说那个陈世美去当了什么什么大使,他们联系不上人。
最后,还是大领导知道后,给她解决了问题。
当时,你大舅正好准备结婚,我们要给你大舅盖新房,村里就让我们也帮忙给她盖个房子。
你大妗子嫌她晦气,不愿意跟她当邻居,我们就换了住的地方。
她这一辈子到了也是个姑娘家,谁提起她都说她可怜。
可要我说啊,她就是个死脑筋。
她刚离婚的时候,也还不到四十,回来再找一个,照样能把日子过起来。
可她却让她婆婆那个老婆子给诓着还是留下给她们家当老妈子。
再回来的时候,人快五十了不说,那会儿的日子也不好过。
要不是你大舅和大妗子的婚事早就说好了,我说什么也不会在那个时候给他娶媳妇……”
后面外婆还说了很多大舅和大妗子的事情,那些跟童佳现在的处境不相关,童佳也就没有继续回忆下去。
童佳通过轿子的窗口缝隙,看到她们到了一条大河前,知道这轿子马上就要上船了。
她深深的松了一口气。
哪怕是轿夫好好抬轿子,她也还是感到头晕。
不知道是刚才被颠得还没好,还是一大早就上花轿,连口水都没喝的缘故。
上了船后,船夫跟喜婆聊天。
从两人的对话中,童佳得知,荣奶奶,不是,现在应该是自己要嫁的这个人,名字叫杨迹夏,是这十里八村里有名的好后生。
再结合自己脑子里的记忆,这个杨迹夏十有八九就是那个让荣奶奶蹉跎了一生的“陈世美”了。
童佳觉得,杨迹夏作为一个接受了新思想和新文化的有志青年,并且会坚定抵制旧式婚姻的人,只要自己在新婚之夜,也对他表达出自己也不想要这段婚姻的想法,他应该会十分愿意放自己自由的。
只不过,想到荣奶奶娘家的父亲,不对,现在是自己娘家的父亲了。
他是一个古板的老古董,如果自己新婚第二天就回家,他肯定接受不了。
而且,她也不是荣奶奶。
就算荣家可以接受她,她也做不到像荣奶奶一样,大门不出,二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