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先生别来无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江仙微微止步,脚下落叶沙沙,侧目看看小黑,又看看大白。

    眉头一皱,问:“想听?”

    小黑连连点头。

    大白期待说道:“想。”

    眉头又是一抬,江仙爽快道:“行,那就跟你们讲讲。”

    二人眼中浮动流光,期待的脸庞染了许多欢喜。

    江仙踏步向前,话音伴着踩踏落叶的声音徐徐响起。

    “关于这位圣人的故事很长,那我就长话短说,简单讲讲。”

    “这位圣人啊,是一位读书人,很了不起的读书人,我个人认为,他比儒家那位还要了不起........”

    江仙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

    小黑和大白便就细细的听着。

    说是那位圣人,是一位了不起的读书人,自真龙洞天而出,拜入了儒家门下。

    修行百载,却厌倦世俗。

    离去。

    便在这山上定居,建下一座书斋,读了千年的书。

    后来。

    一朝于书中悟道,参悟天机,便就成了神仙。

    此山也就成了小仙山。

    那时候的他,已然垂垂老矣,却如枯木重生,那春风许了他再少年。

    而他也下了山。

    云游四海,见苍生多疾苦,便入世救那芸芸众生。

    他去过很多地方,遇到了很多人,自然也救了很多人,也渡了很多人。

    这位读书人,把书中的道理,放到了脚下,矢志不渝的去追寻属于他的道。

    他走过千山,也涉过万水。

    去过那层层叠叠的山野,与樵夫同行,也去过荒无人烟的戈壁,与商旅同宿,更去过人间的小镇,与农夫同作。

    治病,救人,传道,授业,解惑。

    他去过的地方,大家都叫他先生。

    大先生。

    有人问过他, 这世俗愚昧,为何还要这么做?

    他说,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又有人说,天下之大,众生芸芸,你当真都救得过来吗?

    他说,尽人事,听天命,顺其自然。

    他只管作便是了,至于结果,那是以后说的事情.....

    总之那先生很伟大。

    是一个圣人。

    思想上的圣人。

    渡人渡世的大善人。

    后来。

    江仙也说到了那先生与真灵秘境的关系,与七宗之间的故事,还有这位读书人定下的规矩。

    听完。

    小黑也好,还是大白也罢,皆肃然起敬。

    这样一位前辈。

    当真是让人很难不去敬佩。

    修行的世界里。

    向来便是一个争字。

    自私才是修士的常态,像江仙口中这位读书人这样,不争不抢,济世渡人的存在,当真是仙州的一股清流。

    读书人。

    大多只会讲道理,可是这位读书人,可不止只会讲道理,他还在做。

    道理讲起来当然容易了,就是小黑,随便也能说出个千八百个道理出来。

    可是当真去做,可没有几人能够做到。

    知行不一者,比比皆是,知行合一者,纵观古今,也数不出几人来。

    读书人很多。

    可大多不过是满口仁义道德之辈罢了。

    不像这位读书人。

    是一位君子,而且还是一个有圣贤风的君子。

    他确实和江仙一开始说的一样,很厉害。

    他们也理解了。

    为何行至山下,要步行上山。

    至少。

    如果江仙说的是真,那么这位前辈确实受得起。

    他们也愿意走上去。

    只是。

    可惜。

    这样一位存在,却是死了,当真让人遗憾。

    似乎正如老话所讲。

    好人当真就没有好报,可是说好的, 行善之人,福虽未至,祸已远离呢?

    难道只是扯淡吗?

    没人知道,更没人说的清楚。

    大白赞一声,“厉害。”

    小黑叹一声,“可惜。”

    而江仙,只是柔声说道:“我说的,也只是这位老人家一生中的凤毛麟角,属于他的故事和伟大,属于他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自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道得明白的..........”

    二人若有所思的点头,脑海中却已经开始想象起了那幅画卷。

    从出生,到入仕,再到声名鹊起,最后流芳千古....

    这个过程一定很精彩。

    但是他们相信,这样一条路,肯定不止有精彩,还有他们看不到,听不到,只有老人家自己知道的心酸和无奈。

    就如他们走过的那条登天路。

    若是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