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腊月廿三36(4/5)
丽燕的化粗臂为象鼻,有异曲同工之妙。
嘭一声响,骆、方二人双掌对击,已经记不清这是二人第几次对掌了。方献夫巧借劲力,腾身而起,使出一串连环六连踢,一举压制住了对手。骆汉永自不愿受制,急退急进,跟着离地腾身,凌空出掌,掌势翻滚。方献夫半扛半避,先以左脚背顶右脚板,再以右脚背顶左脚板,不断拔高腾空高度,骆汉永紧追不舍,贴身近战。一尺、两尺、三尺……二人身形不住攀升,激烈程度愈演愈烈。
方献夫双脚反复交错借力,直到使用到第五次,这是他的极限,而骆汉永先他一步到达极限,身形开始下坠。方献夫牢牢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凌空扭身,倒立出掌,压着骆汉永急速坠落。
在骆汉永双脚落地的刹那,轰然炸响,仿佛是埋在雪地中的火药桶被引燃了,爆炸产生的恐怖冲击由内而外,席卷整座石台,所有积雪炸裂狂舞,幻化成无数条暴躁的雪龙,围绕着石台盘旋咆哮,完全看不清场中人的状况。
“方伯父……”惊心动魄的场面在前,姊弟三人再无心思探索武道,耳边适时响起酆于平静从容的声音:“稍安勿躁。”
雪龙足足盘旋了半盏茶的功夫,才渐渐回落,逐一归于沉寂。
骆、方二人相对分立于石台边缘。
骆汉永衣袍残破,鸟窝般的头发上挂满了白雪,模样有些狼狈,气势不减,斗志高昂;方献夫衣袍凌乱,须发散乱,气态平和,镇定自若。
看到方献夫无恙,闻人姊弟悬心回落,长长松了口气,古今紧绷的面皮恢复到平常的松泛。
“阳明先生的武学中正平和,博大精深,不愧为儒家正宗,堪比先贤孔孟的一代大儒。不过……”酆于似在自言自语,又似是说给对姊弟三人听的,神情有些不确定,看得姊弟三人一头雾水,“……阳明先生似乎并未将他的武学做过真正的系统规整……”酆于转过头,这次确确实实是对着姊弟三人说话:“可即便如此,阳明先生在武学上的造诣已然是达到了绝大多数人都望尘莫及的超凡境界。”
姊弟三人轻轻点头,由衷认同酆于对王守仁的赞誉,同时又带着一个大大的疑问。闻人怀道:“师祖阳明公一生着作等身,前有‘三心书’,后有‘四句教’,以及多部典籍传世,号称四家三不朽,真正的集大成者。可酆大哥刚才却说阳明公似乎并未将他的武学做过真正的系统规整,不知这话是何意?”
酆于反问道:“阳明先生一众亲传弟子中,谁的武功最高?”
闻人怀带着疑问如实作答:“据家父所言,单以武功而论,大伯父黄绾当属第一,其次是聂豹聂伯父,然后便是这位方伯父了。”
“那他们三人间的差距大么?”
“应该不大,大体还是在伯仲间。”
酆于点了点头,低声念了句什么,姊弟三人没听清,这让他们更加不解了。酆于想了想,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道:“我也不确定我的理解是否正确,你们姑且听上一听,待日后再去印证。阳明先生乃不世出的奇才,他所开创的武学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莫说是你们姊弟三人现阶段的修为,便是这位方尚书怕是也不敢说完全领悟通透。可是我又在想,或许阳明先生早就把的武学规整完善了,又或许他的武学根本就不需要刻意去规整,又或许是我想得太复杂了,阳明心学,存乎一心。”万法自然,殊途同归,酆于观方献夫、骆汉永一战有感而发,既是对姊弟三人的指点,也是一种自我印证和参悟。
石台上,比斗还在进行。
“雷霆万钧!”
“平天下!”
骆、方二人相距十丈,隔空出掌。
轻如无物的飘雪在颤抖,两种以上的外力同时加注其上,把安静美好的雪花当成了角力场,然后无声炸裂,雪花化为雪雾;杂乱无章的积雪在涌动,如同海面上的波浪,一起一伏,无止无尽,东侧的积雪向西涌动,西侧的积雪向东涌动。
空中的飘雪和地上的积雪,将二人无形的真力变得实质化。
涌动的积雪如期碰撞,没有巨响,也没有炸裂,默默地较着劲,慢慢起拱,就像随着水位的攀升而升高的船只。
一尺、两尺、三尺……一道厚约三尺、高约三丈、宽约六丈的雪墙横亘在二人之间。
一息、两息、三息……雪墙足足稳定了一刻钟,然后炸裂,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骆汉永退了三步,一屁股瘫坐在地,气喘如牛,汗如雨下。
方献夫退了七步,单膝跪地,呕出了一大口血,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尤为刺目。
天地之间一片静谧,安静到仿佛能听到落雪的声音。
新降下的雪花取代了雪雾,畅通无阻地落在了二人身上。
方献夫轻拭嘴角血渍,缓缓直起身子,有些吃力,声音和神情一样平淡:“我输了。”
……
关于公冶世英的搜寻工作,以留家私宅为中心向四周展开,将搜寻区域大致划分成五个部分,即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和红雪外围
嘭一声响,骆、方二人双掌对击,已经记不清这是二人第几次对掌了。方献夫巧借劲力,腾身而起,使出一串连环六连踢,一举压制住了对手。骆汉永自不愿受制,急退急进,跟着离地腾身,凌空出掌,掌势翻滚。方献夫半扛半避,先以左脚背顶右脚板,再以右脚背顶左脚板,不断拔高腾空高度,骆汉永紧追不舍,贴身近战。一尺、两尺、三尺……二人身形不住攀升,激烈程度愈演愈烈。
方献夫双脚反复交错借力,直到使用到第五次,这是他的极限,而骆汉永先他一步到达极限,身形开始下坠。方献夫牢牢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凌空扭身,倒立出掌,压着骆汉永急速坠落。
在骆汉永双脚落地的刹那,轰然炸响,仿佛是埋在雪地中的火药桶被引燃了,爆炸产生的恐怖冲击由内而外,席卷整座石台,所有积雪炸裂狂舞,幻化成无数条暴躁的雪龙,围绕着石台盘旋咆哮,完全看不清场中人的状况。
“方伯父……”惊心动魄的场面在前,姊弟三人再无心思探索武道,耳边适时响起酆于平静从容的声音:“稍安勿躁。”
雪龙足足盘旋了半盏茶的功夫,才渐渐回落,逐一归于沉寂。
骆、方二人相对分立于石台边缘。
骆汉永衣袍残破,鸟窝般的头发上挂满了白雪,模样有些狼狈,气势不减,斗志高昂;方献夫衣袍凌乱,须发散乱,气态平和,镇定自若。
看到方献夫无恙,闻人姊弟悬心回落,长长松了口气,古今紧绷的面皮恢复到平常的松泛。
“阳明先生的武学中正平和,博大精深,不愧为儒家正宗,堪比先贤孔孟的一代大儒。不过……”酆于似在自言自语,又似是说给对姊弟三人听的,神情有些不确定,看得姊弟三人一头雾水,“……阳明先生似乎并未将他的武学做过真正的系统规整……”酆于转过头,这次确确实实是对着姊弟三人说话:“可即便如此,阳明先生在武学上的造诣已然是达到了绝大多数人都望尘莫及的超凡境界。”
姊弟三人轻轻点头,由衷认同酆于对王守仁的赞誉,同时又带着一个大大的疑问。闻人怀道:“师祖阳明公一生着作等身,前有‘三心书’,后有‘四句教’,以及多部典籍传世,号称四家三不朽,真正的集大成者。可酆大哥刚才却说阳明公似乎并未将他的武学做过真正的系统规整,不知这话是何意?”
酆于反问道:“阳明先生一众亲传弟子中,谁的武功最高?”
闻人怀带着疑问如实作答:“据家父所言,单以武功而论,大伯父黄绾当属第一,其次是聂豹聂伯父,然后便是这位方伯父了。”
“那他们三人间的差距大么?”
“应该不大,大体还是在伯仲间。”
酆于点了点头,低声念了句什么,姊弟三人没听清,这让他们更加不解了。酆于想了想,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道:“我也不确定我的理解是否正确,你们姑且听上一听,待日后再去印证。阳明先生乃不世出的奇才,他所开创的武学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莫说是你们姊弟三人现阶段的修为,便是这位方尚书怕是也不敢说完全领悟通透。可是我又在想,或许阳明先生早就把的武学规整完善了,又或许他的武学根本就不需要刻意去规整,又或许是我想得太复杂了,阳明心学,存乎一心。”万法自然,殊途同归,酆于观方献夫、骆汉永一战有感而发,既是对姊弟三人的指点,也是一种自我印证和参悟。
石台上,比斗还在进行。
“雷霆万钧!”
“平天下!”
骆、方二人相距十丈,隔空出掌。
轻如无物的飘雪在颤抖,两种以上的外力同时加注其上,把安静美好的雪花当成了角力场,然后无声炸裂,雪花化为雪雾;杂乱无章的积雪在涌动,如同海面上的波浪,一起一伏,无止无尽,东侧的积雪向西涌动,西侧的积雪向东涌动。
空中的飘雪和地上的积雪,将二人无形的真力变得实质化。
涌动的积雪如期碰撞,没有巨响,也没有炸裂,默默地较着劲,慢慢起拱,就像随着水位的攀升而升高的船只。
一尺、两尺、三尺……一道厚约三尺、高约三丈、宽约六丈的雪墙横亘在二人之间。
一息、两息、三息……雪墙足足稳定了一刻钟,然后炸裂,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骆汉永退了三步,一屁股瘫坐在地,气喘如牛,汗如雨下。
方献夫退了七步,单膝跪地,呕出了一大口血,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尤为刺目。
天地之间一片静谧,安静到仿佛能听到落雪的声音。
新降下的雪花取代了雪雾,畅通无阻地落在了二人身上。
方献夫轻拭嘴角血渍,缓缓直起身子,有些吃力,声音和神情一样平淡:“我输了。”
……
关于公冶世英的搜寻工作,以留家私宅为中心向四周展开,将搜寻区域大致划分成五个部分,即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和红雪外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