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腊月廿三47(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工作量庞大,甚至连一草一木都不愿漏过。凡有分毫可疑,定要深挖,扩大成果,或是无声无息将其消除,或是本着放长线钓大鱼的意图暂时放任;即便没有可疑,也要试着找出关联,再三深究确定无关方才作罢。

    无为教众的意外出现,立时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第一波大动乱,并持续发酵,愈演愈烈。

    毛伯温料到会有意外发生,若无意外,何来动乱?若无动乱,背后之人如何借佛会之风?只是没想到这个“意外”会是无为教,事后细细一想,觉得无为教确实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有足够的能耐,跟鞑靼六部走得又近,最关键的世上还有谁比无为教更能激起中原武林仇恨的怒火?

    期间,有人周旋其中,试图调解多方纠纷,可惜效果不佳。

    毛伯温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未曾做出任何干预或相助,依旧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他的工作。

    因为他知道,佛门大会的结局只会是一场天翻地覆的大乱,而各方江湖势力所引发的动乱,都是在为佛门大会最后的大乱做铺垫。

    平息纷争最直接的方法便是中止佛会,但佛会是不可能中止的。有些话他不能明说,自确定要举办佛门大会起,便已不存在绝对的算计与被算计,只能用最终的结果来论成王败寇;开弓没有回头箭,自佛门大会正式开始后,成了形势推动人,参和其中的各方势力,都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能坚定心意往前走。

    毛伯温知道佛会最终会演变成一场天翻地覆的大乱,但不知道这场大乱具体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所以,他能做的就只有是依着原计划按部就班的小心提防、全面探查,尽可能把准备做得更充分。然后,随机应变。

    知己而不知敌,他从来都没这么忐忑过,只身赴“白莲血会”时没有,平定安南内乱时也没有。他不是没想过,是不是把对手太过神化了,轻视对手等同自掘坟墓,而神化对手同样是大忌。

    围绕着佛门大会而生的江湖纷争持续了近半个月,算是发酵透了,达到了一种混乱的平衡。

    进一步证实了毛伯温先前的预判——纷争是无法直接发展成大乱的,中间必然还有一个极重要的环节。

    世上从来都不缺聪明人,部分聪明的人们通过有限的线索,窥测出事有大蹊跷,纷纷着眼于不日即将抵达潭柘寺的峨眉、青城二派,抱着各种各样的心态、揣着各种各样的心思,等待着可预见的纷争升级。

    峨眉、青城二派一到,纷争升级是必然的,但毛伯温不认为二派就是那个极重要的环节。之所以这么认为,不是因为他比那些聪明人们更聪明,而是他掌握了更多的情报。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峨眉、青城二派因为受到萧正阳、沐炑、留心言三人的阻拦,并没有在别人的算计时间内抵达,但天翻地覆的大乱照样爆发了。当然,如果二派按时赶到了,大乱势必还会再大些。

    腊月廿三日天亮之前,毛伯温接到了一个消息——居庸关出现大规模异动,却又说不清具体是如何一个异动法。

    他身为兵部尚书,是第一批获悉此消息者之一。

    关于这个消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他一直以为,鞑靼六部频频小规模袭扰边疆,早晚会爆发一场大战,地点很可能是居庸关,因为居庸关距离潭柘寺只有百里,而在佛会大乱彻底爆发之前,鞑靼大军是不会发动大战的。正如江湖各方势力间的纷争是为了佛会大乱做铺垫,而佛会大乱则是为这场大战做铺垫的。

    事情的发展顺序超出了预判,意外而不解。

    说不清具体是如何一个异动法,引起了他的重视。

    这句话不足以说明居庸关告急,却足以说明其它很多问题,包括军情传递遭到了遏制。堂堂居庸关的军情传递居然遭到了遏制,很难想象鞑靼一方是怎么做到的。

    尽管他得到的旨令是不管边关何处发生大战,都无需他插手,但他还是派出人手去查探居庸关的详情。

    他知道佛会大乱和边关大战之间定有所呼应,但他不知道两者间的呼应方式。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抓不住重点,只能把各方各面都当成重点。他广撒网,却不能多敛鱼,更无从择优而从之,缺乏针对性的广撒网,劳心伤神,事倍功半,注定会产生大量的无用功。

    他觉得弄清鞑靼一方遏制居庸关军情传递的手段,或许有助于找出佛会大乱和边关大战之间的呼应方式,从而反推出大乱具体的呈现方式。

    弄清这一点,等同是抓住了此次事件重中之重的关键点,一切都将变得简单,至少不会像现在这么被动。

    他当然清楚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一点上,对方既有遏制军情传递之能,己方想要查出其手段,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可能会无功而返。所以在此之前,该做得分析推测还是要做的。

    他大致做出三种设想:一、鞑靼大军真的是在强攻居庸关,之所以遏制军情传递,可能是为了掩盖与佛会之间的呼应,也可能是攻克居庸关的手段之一;二、鞑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