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一触即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翌日,全国各大报社的头版头条,都被同一条新闻强势占据。

    “沪城嘉愿药业心系抗战,慷慨解囊,宣布将与全国各大药企共享青霉素配方!”

    消息一出,举国震惊。

    嘉愿药业的电话,几乎要被打爆了。

    “喂,是嘉愿药业吗?我们想了解一下青霉素配方共享的具体细节!”

    “我们是仁心药业,有完整成熟的抗生素生产线,绝对有信心生产出高质量的青霉素!”

    “我是来自金陵的济世堂药业,我们愿意接受嘉愿药业的一切条件!”

    江时愿早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她和陈靖安安排招商部的同事们,认真记录下每一家药企的信息,并进行初步的筛选。

    三天后,一支支由嘉愿药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组成的考察小组,奔赴全国各地。

    他们的任务,就是对那些有意向合作的药企,进行实地考察,确保他们具备生产青霉素的资质和能力。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没有人叫苦叫累。

    因为他们心中都清楚明白,自己正在做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经过为期半个月的考察和筛选,最终,全国共有六十多家合格药企,获得了嘉愿药业的授权,开始加入到生产青霉素的大军中。

    一时间,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生产青霉素的热潮。

    此时,倭军的战火还未席卷全国,只有东三省和华北的部分沦陷区无法参与其中。

    而随着青霉素产能的不断提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也逐渐平衡,价格也变得越来越优惠。

    渐渐的,哪怕只是寻常老百姓,也能买得到并且买得起一盒普通的青霉素片剂了。

    青霉素这款在抗战时期被誉为“救命神药”的抗生素,在不久之后,会惠及大小抗倭战场,走进千家万户,守护每一个华国军人和华国百姓的生命健康。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江时愿当初那个勇敢而伟大的决定。

    ***

    “二小姐,出大事了!”

    研发部的郑部长慌慌张张地冲进江时愿的研发室,手里还攥着一份报纸,标题上的几个黑体大字触目惊心。

    “虹桥军用机场遭倭军强闯,华倭冲突一触即发!”

    江时愿猛地站起身,一把夺过报纸,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内容,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该死!他们竟然还是……”她咬紧牙关,手中的报纸被捏得皱巴巴的。

    她清楚记得,1937年8月9日发生的虹桥事件,是“八一三”淞沪会战的前序。

    历史的车轮,依旧在沿着它原有的轨道滚滚向前。

    “二小姐,现在怎么办?”郑部长焦急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抖。

    “陈总呢?”江时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做着决断。

    “陈总今早亲自带人去火车站接金陵来的商务部领导,说是到嘉愿药业表彰和慰问。”郑部长立刻回答道。

    “立刻通知陈总,让他务必保证自己和领导安全,还有……”

    江时愿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决绝,“让他做好最坏的打算。”

    “最坏的打算?”郑部长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沪城的战火……即将点燃……”江时愿一字一句地说道,语气沉重得仿佛千斤巨石。

    与此同时,金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各位,倭寇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虹桥事件就是他们蓄谋已久的挑衅!”

    校长猛地一拍桌子,怒火冲冲地说道。

    “现在该怎么办?难道真要打仗吗?”一名官员忧心忡忡地问道。

    “打!为什么不打?难道我们还要任由他们欺凌吗?”

    身为京沪警备司令的张将军拍案而起,义愤填膺地说道。

    “可是,我们的军队真的准备好了吗?”另一名官员立刻提出质疑。

    “不管准备好了没有,我们都必须打!”

    校长斩钉截铁地说道:“娘希匹,吃了这么多次小鬼子的亏,这次我们必须先发制敌!”

    “沪城若是守不住,金陵危矣,党国危矣!”

    “这一次,我们没有退路!”

    “传我命令,立即调集京沪警备部队开赴沪城周围布防,另外驻西城的第36师精锐也要火速奔赴沪城,务必守住我们的国门要塞!”

    校长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8月12日晚,张将军率所部国军第87、88师精锐,在夜色掩护下,悄然进驻沪城。

    一支支装备德械,接受德式训练的精良军队,在沪城杨树浦、闸北和虹口一带严密布防。

    淞沪会战,一触即发!

    第二天,也就是8月13日,正是江时愿的22岁生辰。

    她在江公馆柔软宽大的公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