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贫困到了极点的家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变形记!

    卫江南曾经看过静江卫视的一档节目,名叫“变形记”。

    就是让城里的一些富二代,来到最偏远贫穷的山村,化身为“农二代”,让他们体验一下贫困者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以此来改变他们的纨绔心态。

    效果如何,卫江南不大清楚。

    但山村的贫穷落后,却令卫江南记忆深刻。

    卫江南在大义担任县委书记的时候,曾经去过九苗乡最偏远的山村红花村,原以为那里的村民,已经算是贫困到了极点,不料到向春生家里一看,才终于明白,什么叫家徒四壁。

    不对,不能叫家徒四壁。

    因为没有四壁,只有三壁。

    严格说起来,向春生一家,没有住在房子里。

    他们住在“山洞”里。

    一个岩洞,在洞口用木板修了一堵墙挡住,就是他们的住房。

    这个岩洞,外宽里窄,呈“人”字型,所以只有三堵墙壁。

    家里散发着霉味和过期食物的酸腐味道。

    各种乱七八糟的编织袋,破烂家具,堆得到处都是。

    在城里人眼中,这些都是纯垃圾。

    但在向春生他们眼里,这些应该都是有用的。就算没用,只要他们觉得有用,也不舍得丢了。

    家里来了客人,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凳子倒是有的。

    而且“种类”繁多。

    一种是木头小凳子,自己砍树做的;一种是涂料桶,上边放一块木板;还有一种最直接,就是三块砖头堆砌起来。

    就说这个架势,向支书敢不敢请卫专员,包书记坐下?

    更不用说来自首都的,两位美若天仙的“千金大小姐”了。

    “这个,两位领导,你们也看到了,向春生家里,就是这个样子……实在是太穷了呀。他弟弟,前两年生了一场大病,把全村都借遍了,才勉强活下来一条命。”

    “欠了一屁股的债。”

    “去年吧,向春生去山里挖中药,不小心摔断了腿,要不是还有人跟他一起,说不定就死在山里都没人知道……这又是一大笔医药费。”

    “哎呀,可惜了他家的明伢子……算是我们村里最会读书的一个。在乡里中学得过第五名的,家里穷成这个样子,也上不起学了……”

    所谓明伢子,应该就是向小梅的哥哥向明华。

    来之前,卫江南包自勉等人已经基本了解清楚向小梅家里的情况。

    向小梅一共姐妹兄弟四人。

    花搭着生的。

    大姐,二哥,三妹,四弟。

    大姐早已出嫁,女孩子中间,向小梅排第二,小名就叫“二妹子”。

    他们这种情况,明显是违反计划生育的。

    但岩台村山高皇帝远,也没人管。

    后山乡政府的计划生育专干,得有多敬业,才会爬到这块巨岩上边来执行政策?

    而且没办法执行。

    就这么个家庭条件,你怎么罚他们的款?

    还真能把人抓去坐牢吗?

    至于说把向小梅的妈妈弄去结扎,那你也得能找到人才行。

    随便往哪个山林里一躲,来呀,来抓我呀!

    见到这个情形,卫江南觉得,已经没必要再苛责向春生了。他本身已经难到了极点,如同后世网络上说的那样,仅仅只是活着,就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他把向小梅“卖”给蒙老七做儿媳妇,在他看来,是给向小梅找了个好家庭。

    虽然“男人”瘸了一条腿,也没什么。

    真正那种条件好的家庭,他们还高攀不起呢。

    嫁到蒙家,至少每餐都能吃饱饭。

    只要将来,能给老蒙家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就算站稳脚跟了。

    当然了,不苛责归不苛责,向小梅和蒙石山的婚事,也是必须作废的。这一点,没得商量。

    卫江南决定快刀斩乱麻,当下说道:“向支书,向主任,向春生,情况是这样的……”

    将大年初三,在蒙家寨发生的一切都说了。

    包自勉补充道:“向春生,向小梅还只有十四岁,完全不符合婚姻法的规定,她不能嫁人。蒙家那边,我们已经跟他们说清楚了,他们同意退婚。但是彩礼,也必须退给人家。”

    “……”

    向春生脸上露出惶恐之色,张着嘴,不知该说什么。

    向支书就在一旁低声解释:“包书记,退彩礼恐怕办不到……那些钱,向春生已经拿来还债了,这些年,他欠了一屁股债……”

    “一点都没剩下?”

    包自勉蹙眉问道。

    向春生拄着拐杖,艰难地来到“床”头,就是几块木板架在砖头上,从床边扒拉出一个塑料袋,将外边扎着的皮筋解开,再从里边拿出一个报纸包,又是一层层解开。

    露出了里边一叠钞票,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