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弦语答君,相思一曲化飞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见自家姑姑要走,正低头害羞的刘慕有些愣神,眼露不解,赶紧回想刚才是不是有话说的不妥。

    如果刘慕知道事情原委,就知她哪句话都说的不妥。

    起身两步上前伸出柔荑,一把牵住刘华双手:“可是慕儿说错了什么话,惹姑姑不喜?以至于深夜姑姑还要回公主府。”

    看她一脸紧张,刘华摇摇头,展颜一笑:“不是,不是!是姑姑突然想起,阁楼有花要浇。”

    语气中带些宠溺:“慕儿,你也早些休息,明日你那情郎必会进宫,你二人或可见上一面。”

    说完微微一笑,扭身摆臀就走,全不管此时已是深夜,宫门也早就落锁。

    半夜浇花,这话听起来荒唐,但刘慕知道,自家姑姑在公主府中有座阁楼,里面养了不少奇花异草,每日精心打理,从不假手他人。

    平时谁都不让进,就算最宠爱的小女儿伏寿都不准进,更不要提不其侯伏完。

    因此洛阳还有传言,阳安公主刘华在府中豢养男宠面首,挑拨夫妻二人关系,甚至还有不少人去公主府毛遂自荐,做实面首一事。

    美人韵事,本就惹人遐想,公主豢养男宠面首,虽不是新鲜事但自带话题,二者合一传的有鼻子有眼。

    这一切都归咎于,不其侯伏完北宫统领一职,实际控制权却在刘华手中,要不然凭什么,她能深夜出宫。

    不过夫妻二人关系不合,也并非妄言。

    相送出了寝宫见刘华走远,刘慕脸上笑容渐渐收敛,口中喃喃细语:“或许明日真可一见。”

    叹了口气,:“绿荷,伺候本宫沐浴更衣。”

    “诺!”

    这两年她也时常关注李悠动向,知其志不在朝堂。

    草原的事,她也略知一二,两次出入草原皆杀的人头滚滚,李长生之名在东西鲜卑,闻者退避。

    但中原大地叛乱四起,本以为李悠会出手,但时至今日也不见有所动作。

    刘慕猜不透李悠心中所想,但能感觉到其心中对大汉皇权没什么忠心。

    刘华一入车驾,脸上笑容渐收。从怀中掏出一角碎布片,如果李悠在场一定认识。

    驸马伏完性格懦弱,刘华本就不喜,生下伏寿后夫妻二人基本决裂,仅仅维持表面关系。

    时间一长,刘华性格越发寡淡,唯爱各种奇花异草。

    长年独居阁楼,日子也算清闲,直到有人意外闯入,将她强行扑倒,腰间匕首抵身威胁。

    之后被敲晕,本以为,要莫名失身,哪知醒来发现,虽身在床榻,但身上衣物完好无损,松气的同时心中也起了些怪异。

    时间越久越是焚身,因为那股男子气息实在太过炽热,独处时总是挥之不去。

    伏府长公子被刺杀,但死的蹊跷不见半个人影,唯一证据就是那柄从天而降的匕首与她手中布片,匕首当晚就不翼而飞。

    而她手中布片无人知晓,也无法解释,真要拿出来麻烦更多。

    何况伏德并非她亲出,下嫁伏完时刘华不过豆蔻之龄,一直无所出。

    为避人口舌,掩人耳目,由贴身侍女代劳,刘华假孕李代桃僵而已,这种事在名门望族中并不稀奇。

    左右找不到凶手,又查出伏德与李悠在诗会上起过冲突,就想拿他顶罪了事,但刘慕屈身为其求情,这事才不了了之。

    一晃两年过去,终于知道那贼子是谁,片刻也不想等,只想报当日被辱之仇。

    李悠正与师父蔡邕答论辩经,忽感腰间冷风嗖嗖,回身看了看房门关的严严实实,眉头微皱,不明所以。

    蔡邕见其表情有异,开口直问:“长生,可是舟车劳顿,疲乏了?”

    这要不是自己亲师父,李悠高低都要怼两句,言外之意,累了就不去祸祸你家小白蔡了是吧,这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了。

    “回师父的话,连日赶路确实有些困顿疲乏。”

    蔡邕点点头,伸手扶须,嘴角挂笑开口道:“那就与为师同榻而卧,正巧你我师徒二人,也许久未抵足而眠了。”

    李悠一头的黑线,口中还要说谢。

    蔡邕见之,哈哈大笑,:“去吧,早已命下人,准好了热水,速去沐浴更衣以解疲乏,明日朝堂面圣,请你所请。”

    李悠脸露尴尬,哪里不知这是蔡邕在拿他开涮,一拱手:“还请师父早些休息。”

    起身,目送蔡邕离开,背影消失李悠长出一口气,这一天过的,比在草原杀进杀出还累。

    抬头望月,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直接回了当初卧房,还未推门就已发现,门口角落摆着一方食盒,打开看了看居然还是热的,这小妮子还真是会体贴人。

    蔡府有规矩,错过哺食就不许再食,这小丫头也不怕被责罚。

    翌日。

    卯时起床练拳,练剑,李悠多年习惯不曾改变。

    但有个倩影早已摆琴静待,还是那个位置,还是那个人,少女面若桃花,少年意气风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