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琴弦古箫声,声声入耳听(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又将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讲了讲,便闭口不言,众人只当他藏拙,不愿多说。

    众人听了个大概,懂了吗?好像懂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也有人故作恍然大悟:“这甄公子可是师从蔡大家,怪不得怪不得,果然是名师出高徒。”

    人就是这样,当你在一定高度,你的一言一行,有人会自动弥补。

    此时,甄悠一头冷汗,抄的时候没想那么多,挑好的抄,古人不是傻子,差点翻车。

    以后装逼之前一定要谨慎点,不能胡来,还好这首诗歌耳熟能详,算是躲过一劫。

    稳住别浪。

    当初抄《少年说》的时候没人问他,因为那还属于诗的范畴,跟古人比更接近大白话,还不离谱,也无人问,今天这个就离了大谱。

    此时众人看向甄悠的眼神都变了。

    这可是会青史留名的。

    连带着那个抚琴的女子,从此以后也是水涨船高。

    甄悠这年纪,隐约有大家风范,了不得,了不得。

    众人心思各异,都在盘算。

    只有目钊有些不忿,不忿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呵呵。

    这时也没人关心卫仲道,大家都觉得以他的才学,卫仲道不管写什么,都必败无疑。

    就算写出佳句,还能高过刚才那首不成。

    也有不同意见,最近卫公子的《热血说》也很好,形式也是很新颖,孰高孰低犹未可知。

    随之附和声起,窃窃私语,说什么的都有,当然也不缺和事佬。

    卫仲道听后哈哈大笑,不以为意,抬头环顾四周,一脸不屑:

    “今日让你们知道我卫仲道安邑第一才子之名。”

    说罢拿出写好的《热血说》上台,开始摇头晃脑。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甄悠一脸不可置信,张大嘴巴。好家伙,直呼好家伙。

    我当文抄公就算了,好歹是抄几百年后的,你这直接当面抄。卫仲道真勇士也。

    稳凭船舷无一事,是亦无依去是闲。今有古人抄前言,能向彩笺书大字。痴笑卫家出棒槌,多病晚来无一策。

    蠢蠢蠢。

    白芷气的拳头紧握。

    目钊也一脸奇怪的盯着卫仲道,来回打量。

    甄悠用眼神示意不要说话,白芷小嘴儿撅的能挂油壶了,今晚给她按回去。

    卫仲道见甄悠脸露不可置信,心里一阵暗爽,心中郁结之气,消了大半。

    他也很喜欢这首诗,每次拜读都热血沸腾。

    台下也都热血翻涌,武人个个莫名激动,面红耳赤,还能坐得住的不多。

    文人邀三五好友,一个个放浪形骸,手拿长剑,当场就开始舞剑。

    啧啧啧。

    乱后他乡节,甄悠怜客鸟。

    甄悠也是无语,东汉的文人至傅介子跟霍光商议去杀了楼兰王以后,文人就逐渐跑偏。

    单枪匹马跑到别人国家,当场杀了人家的国王,提着国王头颅直接让他们太子继位,还威胁汉军来了不要反抗,老实待着,反抗就灭国,一点不带怕的。

    这是何等霸气,一人震慑一国,东汉的文人就像现在民间的保守派,武将是激进派,保守派觉得激进派太保守。

    爽文主角都不敢这么写,都说大汉强,为什么强?就这是。

    收回发散的思绪,看向卫仲道,一副得意洋洋。

    甄悠看来,满脸写着“死”字。

    他跟卫仲道本无仇怨交集,一切都因小蔡蔡,本想用世家利益交换的方式和平处理这件事情。

    卫家家主都已经做出了决定,可卫仲道不给机会。

    现如今更是往绝路上走,一去不回头,要不要直接按死他?

    甄悠摸了摸鼻子:“安邑第一才子,果然名不虚传。这什么?”

    “热血说。”卫仲道上立马接话道。

    甄悠呵呵一笑:“当真是让人热血沸腾,既然如此,卫二公子觉得,我们孰强孰弱啊?”

    卫仲道条件反射:“当然……”

    当然不出来了,他也不能大庭广众说瞎话。

    下面众人也议论纷纷,争执不休。

    甄悠眼神一变:“不如我们再比一场。胜则名声在外,败则名誉扫地,尸骨无存,如何?”

    卫仲道一听迟疑了,他又不是傻子,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拎得清的。

    “哼,今日本公子,文思枯竭,已无心再比。”

    开什么玩笑,老子梅开二度还要歇个七八天。

    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啊,我看这卫凯还能说什么。

    “哦?”甄悠一脸玩味。

    “是,文思枯竭,还是没第二篇可抄袭?”

    大厅下所有人都听到甄悠的话,场面瞬间安静,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