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三顾荆棘山(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男子打量了一番眼前几人,见他们衣着虽不甚华丽,但却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高雅气质。于是微微一笑,回答道:“哦,你们说的可是那位清雅居士啊?”

    富贵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不过他也不敢多问,只是顺口应和道:“正是正是,还请大哥告知一二。”

    砍柴人接着说道:“前些日子我曾见到他和几位好友一同下山去了。”

    “啊?他们下山做什么去了?”富贵一听此人不在山上,不禁有些失望。

    “这我可就不清楚了。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是结伴出去游山玩水了吧。”砍柴人摇摇头,表示自己也只是猜测而已。

    富贵一听这话,心中顿时凉了半截:“那他们究竟何时归来呢?”虽然明知这可能只是一句多余的问询,但内心深处仍抱着一丝侥幸心理,盼望着能够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砍柴人摇了摇头,缓缓说道:“这我确实无从知晓啊。我常年在此山中砍柴,有时候清雅居士会隔三岔五地回来一趟;有时候则需要等待数月之久;而最长的时候,甚至长达一年半载都不见其身影。”说完这些平日里所见到的情形后,砍柴人见富贵不再发问,便迈开步子朝着山路走去。

    富贵暗自思忖着,情况愈发糟糕起来。没有确切的归期,难道真要在此苦等上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吗?如此一来,请他又有何意义可言?

    一旁的刘治将两人对话听得真真切切,不禁心生疑惑:莫非自己与此人缘分浅薄,亦或是大宁的江山气运至此已走到尽头,再难有所发展?思及此处,他无奈地叹了口气。

    既然无计可施,四人只得掉转马头返回京城。一路上,刘治始终郁郁寡欢,满脑子想着该如何才能请动这位贤才出山相助。

    直到深冬之际,派出去蹲守的人才终于传来消息,称上官鼎已经回来了。刘治得知后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往荆棘山,但这次云熙并没有一同前来,原因是太子生病了,需要她留下来悉心照料。

    刘治抵达荆棘山上官鼎的住所前,只见此处是一座由石头砌成的房屋,门口还有一扇扎拉门。冷月走上前去,四处找寻却始终找不到可以叩门的地方,于是只得轻声呼喊道:“请问清雅居士在上官鼎在吗?”

    就在这时,一个年幼可爱的小书童从屋子里走出来,眨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三个陌生人,脆生生地问道:“你们是谁呀?”

    冷月微微一笑,礼貌地回答道:“我们特地前来拜访清雅居士上官鼎先生,不知他是否在家呢?”

    小书童奶声奶气地说道:“前两天,我师傅被一位道友邀请走啦。”

    富贵一听,心里暗暗叫苦不迭。原本他还期望能够效仿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请动上官鼎出山相助。没想到对方竟然不在家,真是让人失望至极!他的语气不禁变得生硬起来,质问道:“难道他没有收到消息,说这几日会有人前来拜访,并请他务必留在家中等候吗?”

    小童子似乎对他们的纠缠感到有些厌烦,撅起小嘴,不高兴地反问道:“你们又是什么人啊?凭什么让我家师傅专门在家等你们呢?”

    富贵顿时火冒三丈。在皇宫里,除了皇帝陛下,还从来没有人敢用这种态度跟自己说话呢!今天居然被一个小男孩如此无礼对待,简直是奇耻大辱!他刚要发作,却被一旁的刘治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严厉的目光吓得富贵把到嘴边的怒气压了回去。

    刘治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眼前这个小仙童作揖行礼,并轻声问道:“敢问这位小仙童,在下有事想要面见清雅居士,但不知他何时归来?烦请小仙童告知一二。”

    只见那小书童把嘴撅得老高,不耐烦地道:“我不是已经跟你们说了吗!我家师父外出了,至于他何时回来,我可说不准!你们若是真想见他,那就等他回来后,我再转达便是。只是,究竟何时才能回来,我同样无法确定啊!”话毕,小书童便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

    望着紧闭的大门,刘治三人无奈地站在原地,甚至连门槛都未曾踏入一步。事已至此,刘治也只能带着满心的失落打道回府。一路上,他反复琢磨着今日之事,越想越觉得这一切都是上官鼎故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躲避自己。

    然而,刘治并未因此而气馁。他深知,真正的高人往往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傲气与风骨。若能将其收服,必定能够助自己成就一番大事。为了大宁的江山社稷,他下定决心,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必须保持谦逊有礼、虚怀若谷的胸襟和气度。

    一次见不到那就两次,两次见不到那就三次……无论如何,朕坚信只要持之以恒,总有一天他会被朕的诚意所打动。想到此处,心意已定。

    时间流转,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百花盛开之际,终于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清雅居士已回荆棘山。

    云熙深知,单凭他和刘治两人之力,恐怕难以请来上官鼎这位德高望重之人。于是乎,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亲自出马,与刘治一同前往。在此之前,他早已打听清楚,上官鼎与高温良私交甚笃。为了增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