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京城来信(2/3)
紧盯着纸包。
谢念蕴也不禁深吸了几口气,压下自己心中的激动,朝着一旁贴在一起的两人问道:“想问这盐谢老板这儿有多少,价格又是如何?
他抿着唇等待着两人的答案,其他商人亦然。
谢淮安粲然一笑:“这盐我们暂时只有五十万斤左右,但工坊正在陆续产盐,各位老板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购买。”
“至于价格……”他弯了弯嘴角,“成本价定为十文钱,而零售价为十三文,条件与雪糖一致。”
这些日子,宋群青已经让颜色兄弟四处去寻找无人问津的盐矿,并在短短这十几天内就把京城这一块儿被发现的无人盐矿全部拿了下来。
有了充足的原材料,短时间内是不用担心他们工坊的盐会断货了。
至于之后,可以让他们继续去周围地区寻找盐矿。
只要他们在这制盐法子彻底泄露出去后掌握足够的盐矿,就不用担心法子泄露后制盐工坊的生存问题了。
看着陆陆续续来找自己二人签订字据的商人们,宋群青和谢淮安相视一笑,果然他们抵抗不了这样的诱惑。
送走了拿着字据兴高采烈的商人们,包间中只剩下了自己人,谢淮安一把把头上戴着的斗笠扯了下来,转身寻了个座位坐下。
“这东西戴着也太热了。”
宋群青见他一张白皙的脸被斗笠闷得通红,额发都被汗给润湿了。
他从袖中抽了张帕子给他擦了擦额头上晶莹的汗珠:“夏天戴斗笠确实闷了些,不如就戴上次我给你的那个面罩?”
他所说的面罩其实就是口罩,是他在打理空间箱子的时候发现的。
有通体漆黑和雪白两款,上头还有各种小动物的刺绣图案,其材料也是十分透气的布料。
这比斗笠要好太多,只是谢淮安嫌这东西太过怪异才不愿意戴。
“也只能这样了。”谢淮安无奈从他手中接过黑色刺着红色小狐狸的口罩,打算一会儿出门时再戴上。
很快他的目光就被拿在自家夫君手中的一沓厚厚的字据所吸引,桃花眸瞬间亮了起来,颇为兴奋。
“今天我嘴都要说破了,不过好在大家都对雪糖和盐感兴趣,快看看今天赚了多少!”
收回了给他擦汗的手,宋群青早已习惯了他的跳跃思维,把那字据递给了他,笑着看着他一张一张数着今日的收入。
“雪糖赚了四万多两,盐只赚了五千两左右,合计起来就是四万五千两!”谢淮安满足地将字据收好,抬起头来眼睛亮亮地看向宋群青。
四万五千两,宋群青心念一动,光他今日收入收上去的商税就能够涵盖下个月县衙的俸禄了,更何况他这两个工坊都是能持续营收的,短期内倒是不用担心发不起吏员们俸禄一事了。
自己还是得想办法多拉些人来开工坊,为宛平县的商税做点贡献。
将心思压在心中,宋群青笑着将人拉进怀中:“这些日子大家都辛苦了,我已经喊人在隔壁备好了菜,现在咱们先去吃饭!”
“好耶!谢谢少爷!”
听到有大餐吃,阿霖青涩的脸庞这才露出少年人该有的朝气蓬勃,惹得众人都不禁失笑。
包间中一时充盈着欢乐的氛围。
*
上阳府衢州谢宅。
一个侍从举着封信从谢宅大门口一路跑到来到了正厅。
此时正值午饭时候,谢父正陪着谢老太爷两夫妻吃午饭。
听到外面传来的大嚷大叫,谢父不悦皱眉:“谁在外头如此无礼?”
站在一旁伺候的杨管家快步走了出去,正巧和急急忙忙跑来的传信侍从撞了个巧,他沉声道:“做什么这般失礼,老爷正陪老太爷他们吃饭呢!”
“是少爷和姑爷他们来信了!”传信侍从喘着粗气,将手中的信递给了杨管家。
杨管家闻言一怔,接过了信正要说话,就被里面谢父的声音所打断。
“快把信拿来。”
那传信侍从的声音十分洪亮,他的话一出,谢家三人就都听了个清清楚楚。
谢父被惊到猛地站了起来,而谢家老太爷两人也是相握着手笑开了怀。
自从谢淮安跟着宋群青去了京城以后,几乎月月都能传来一封信,讲述他们在京城发生的种种,好让在家的三位长辈放心。
上一封信传来之时正是会试的前几日,他们只知道谢淮安两人已经寻了外城的一个宅子租了下来,在宅子里安心备考。
会试和殿试的日子是挨着的,三位长辈这一个月可谓是担忧得食不下咽,谢宅的侍从们日日伺候这三位主子,自然知道他们有多盼着这封信的到来。
谢父展开信纸的手都有些颤颤巍巍,屏着呼吸开始看信。
好在宋群青也知道他们最关心的就是会试和殿试的结果,一开头就把这个消息写了上去,免了看信之人的胆战心惊。
谢老太太见自家儿子拿着信似乎是愣在了原地,有些
谢念蕴也不禁深吸了几口气,压下自己心中的激动,朝着一旁贴在一起的两人问道:“想问这盐谢老板这儿有多少,价格又是如何?
他抿着唇等待着两人的答案,其他商人亦然。
谢淮安粲然一笑:“这盐我们暂时只有五十万斤左右,但工坊正在陆续产盐,各位老板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购买。”
“至于价格……”他弯了弯嘴角,“成本价定为十文钱,而零售价为十三文,条件与雪糖一致。”
这些日子,宋群青已经让颜色兄弟四处去寻找无人问津的盐矿,并在短短这十几天内就把京城这一块儿被发现的无人盐矿全部拿了下来。
有了充足的原材料,短时间内是不用担心他们工坊的盐会断货了。
至于之后,可以让他们继续去周围地区寻找盐矿。
只要他们在这制盐法子彻底泄露出去后掌握足够的盐矿,就不用担心法子泄露后制盐工坊的生存问题了。
看着陆陆续续来找自己二人签订字据的商人们,宋群青和谢淮安相视一笑,果然他们抵抗不了这样的诱惑。
送走了拿着字据兴高采烈的商人们,包间中只剩下了自己人,谢淮安一把把头上戴着的斗笠扯了下来,转身寻了个座位坐下。
“这东西戴着也太热了。”
宋群青见他一张白皙的脸被斗笠闷得通红,额发都被汗给润湿了。
他从袖中抽了张帕子给他擦了擦额头上晶莹的汗珠:“夏天戴斗笠确实闷了些,不如就戴上次我给你的那个面罩?”
他所说的面罩其实就是口罩,是他在打理空间箱子的时候发现的。
有通体漆黑和雪白两款,上头还有各种小动物的刺绣图案,其材料也是十分透气的布料。
这比斗笠要好太多,只是谢淮安嫌这东西太过怪异才不愿意戴。
“也只能这样了。”谢淮安无奈从他手中接过黑色刺着红色小狐狸的口罩,打算一会儿出门时再戴上。
很快他的目光就被拿在自家夫君手中的一沓厚厚的字据所吸引,桃花眸瞬间亮了起来,颇为兴奋。
“今天我嘴都要说破了,不过好在大家都对雪糖和盐感兴趣,快看看今天赚了多少!”
收回了给他擦汗的手,宋群青早已习惯了他的跳跃思维,把那字据递给了他,笑着看着他一张一张数着今日的收入。
“雪糖赚了四万多两,盐只赚了五千两左右,合计起来就是四万五千两!”谢淮安满足地将字据收好,抬起头来眼睛亮亮地看向宋群青。
四万五千两,宋群青心念一动,光他今日收入收上去的商税就能够涵盖下个月县衙的俸禄了,更何况他这两个工坊都是能持续营收的,短期内倒是不用担心发不起吏员们俸禄一事了。
自己还是得想办法多拉些人来开工坊,为宛平县的商税做点贡献。
将心思压在心中,宋群青笑着将人拉进怀中:“这些日子大家都辛苦了,我已经喊人在隔壁备好了菜,现在咱们先去吃饭!”
“好耶!谢谢少爷!”
听到有大餐吃,阿霖青涩的脸庞这才露出少年人该有的朝气蓬勃,惹得众人都不禁失笑。
包间中一时充盈着欢乐的氛围。
*
上阳府衢州谢宅。
一个侍从举着封信从谢宅大门口一路跑到来到了正厅。
此时正值午饭时候,谢父正陪着谢老太爷两夫妻吃午饭。
听到外面传来的大嚷大叫,谢父不悦皱眉:“谁在外头如此无礼?”
站在一旁伺候的杨管家快步走了出去,正巧和急急忙忙跑来的传信侍从撞了个巧,他沉声道:“做什么这般失礼,老爷正陪老太爷他们吃饭呢!”
“是少爷和姑爷他们来信了!”传信侍从喘着粗气,将手中的信递给了杨管家。
杨管家闻言一怔,接过了信正要说话,就被里面谢父的声音所打断。
“快把信拿来。”
那传信侍从的声音十分洪亮,他的话一出,谢家三人就都听了个清清楚楚。
谢父被惊到猛地站了起来,而谢家老太爷两人也是相握着手笑开了怀。
自从谢淮安跟着宋群青去了京城以后,几乎月月都能传来一封信,讲述他们在京城发生的种种,好让在家的三位长辈放心。
上一封信传来之时正是会试的前几日,他们只知道谢淮安两人已经寻了外城的一个宅子租了下来,在宅子里安心备考。
会试和殿试的日子是挨着的,三位长辈这一个月可谓是担忧得食不下咽,谢宅的侍从们日日伺候这三位主子,自然知道他们有多盼着这封信的到来。
谢父展开信纸的手都有些颤颤巍巍,屏着呼吸开始看信。
好在宋群青也知道他们最关心的就是会试和殿试的结果,一开头就把这个消息写了上去,免了看信之人的胆战心惊。
谢老太太见自家儿子拿着信似乎是愣在了原地,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