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没开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甜宝不舍的放下手中的饭盆,故作高冷地看着王家哥俩,“我吃完饭就过去。”

    “好,我们等你!”

    王家哥俩一走,甜宝的脑袋就迫不及待的扎进盆子里干饭。

    她这人护食,吃饭时最不喜欢被打扰。

    刚才已经影响了她干饭的速度。

    小帅龇牙笑着看她吃饭,滕淑兰的手从桌子下面拽了拽她的衣襟,“你慢点吃!”

    甜宝抬起头不在乎地一摆手,“姥,我吃的已经很慢了!”

    她的话引得小帅又抿嘴笑。

    滕淑兰低头抚了一下额。

    虽说小帅不是个正常人,也有点傻,但好歹也是个长相极其帅气的小伙子吧?

    像是孙女这个年纪的姑娘都懂得在男人面前注意点形象,特别是长得好的小伙子,可是她家这个宝,好像没这个概念。

    不管是齐天阳、陈壮壮、肖扬还是眼前的帅小伙,在她眼里都跟看大黄和大胖没区别。

    当初杨宗德说孙女某方面会有点缺陷,也不知道孙女是没开窍还是在男女之事上有点迟钝。

    马上成年了,什么情窦初开,少女怀春,在孙女身上完全没见过。

    前两年孙女的一个男同学追来家里献殷勤,帮着翻盖房子。

    扛沙子的时候他一次扛一袋,孙女直接扛三袋。

    一袋八十斤。

    那孩子吓得目瞪口呆,第二天就不来了。

    在这之后,凡是有到她面前献殷勤的,必会受到“掰手腕”的邀请。

    而且还会很仁义的让对方一只手,就是对方两只手,她一只手。

    然后,掰一个跑一个……

    甜宝炫完饭,摸摸肚子,吃饱了就是舒坦!

    该干活了!

    “姐姐,我去刷碗!”小帅捡着桌子上的碗,“姐姐,一会儿我和你去吧!我会很乖,一定不捣乱,那个白毛老头都有两个徒弟跟着,你都没有,太没排面了!”

    甜宝一点头,“行,走吧!”

    滕淑兰把她的小挎包拿过来,“你要不要和你师父说一声?”

    “不着急,晚上回去再和他说,我先去看看。”

    看看那个李半仙有没有什么行动。

    两个人到了王家,院子里来来往往的都是街坊四邻和王家的亲朋好友。

    昨天灵棚刚搭上,王大炮就死而复生。

    结果第二天老伴儿又死了。

    这死去活来的,让人说不出来是个啥滋味。

    还有人说昨天王大炮醒了就该第一时间拆掉灵棚,结果磨磨叽叽一晚上没拆,这不就出事了。

    还有的是听到李半仙宣扬的,王大炮带着凶煞复活,家里还要出事。

    来的人有真关心的,也有好信想看热闹的,但又怕看热闹被连累,不敢多待。

    院子里要比昨天冷清不少。

    现在已经不流行拿供了,大多都是随礼钱。

    两块、五块、八块、十块,关系特别好的就多拿点。

    很多人送了礼钱连灵堂也不敢进就匆忙离开。

    灵棚还是昨天搭的没拆,长方形的棚子,和房子一样宽,一头连接着堂屋,一头敞开着在院子里。

    灵棚两边摆着花圈,挽联上的名字现在也改成了王老太太的。

    堂屋靠里面摆放着一个金色的棺材,头高尾低,高的那一头和甜宝高度差不多。

    棺材的颜色都是有讲究的。

    一般分为黑、红、黄、白、金五种颜色。

    黑棺材最初是为自杀、早丧和战死的人准备的,后来就不那么讲究了。

    正常死亡的也有选择黑色的。

    红色棺木的自然是喜丧的老人,无病无灾自然死亡的。

    黄色棺木即原木色的棺材,使用的最广泛,最早都是比较穷的人家使用,没钱粉刷棺材,就只能使用原色了,现在棺材铺雕花刷漆,就比原来上档次多了,选择的人也多了。

    白色棺材在华国的殡葬习俗中只适用于未嫁人就过世的女子,或者尚未娶妻又无后的男子。

    金色棺材原来是皇室专用,或者身份显赫富贵的王公大臣使用,现在有条件的家庭也会选择金色。

    王家儿女众多,条件也算不错,棺材是几个儿女凑钱定做的。

    早就准备好的了,一人一个,老头的已经收起来了,今天又把老太太的抬出来了。

    棺材是在齐天阳他外公家定的。

    改革开放恢复传统习俗以后,赵家就在镇上开了棺材铺,正大光明的干起了老本行,之前镇上就他们一家棺材铺,现在又多了两家。

    想赚死人钱的也不少。

    王老太的尸体是不打算火化的。

    三年前,国家颁布了《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部分地区开始强制火化。

    但是并不顺利,尤其是在农村。

    不少地区不具备建立火葬厂的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