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给活人看的(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所有人都摇头,老大气得直咬牙,“是谁要整咱家?整咱娘?!”

    老五低着头垂着眼,额头上的汗珠已经出来了,眼睛有些不安地来回乱瞟。

    兄弟姐妹几个都是脸色不好看,老三皱着脸叹口气,“咋这么不顺当呢?可别再出事了,这一天天的……”

    “别瞎咧咧!”老大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老三赶紧闭嘴。

    甜宝负手而立,微扬着头,一副智若渊海,风骨仙然的高冷模样,平静地看向他,“人开始抱怨的时候霉运就开始了,你的周围也会充满了负能量。”

    “一叹穷三年,常叹穷一生!”

    “再多的好运符都不如修自身的能量场。”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叹气和抱怨就相当于在自己的周围建了一个负能量场,阻挡了好运气进来。

    常年唉声叹气的人没有发财的,也没有顺利的。

    越不顺越抱怨,越抱怨越不顺,陷入死循环。

    她说话的时候还扫了眼老五。

    老五低着头从兜里掏出一根烟点上,眉头紧锁。

    王家老大和王老四忍不住点头,说得对啊!

    二姑娘因为刚才的事也对甜宝另眼相看,这会儿也赞同的点着头。

    “好!”小帅突然拍着手嗷了一声,“姐姐说得太好了!”

    甜宝暗自咬了咬牙,瞪了旁边人一眼,敢不敢不在她耳边喊?

    吓了她一跳!她现在想把这货踢出去!

    她的高人的形象差点儿崩塌。

    小帅被她凌厉的眼神扫视到,立刻低下头。

    他就是觉得刚才应该有喝彩声,不然太冷清。

    甜宝看向王家老大,“王大爷,我们准备一下,日落之前指明路!”

    王家老大赶紧点头,“好好!”

    昨天还没进行到这一步,灵堂还没布置完呢。

    大家分头各自去忙,王家老五迫不及待地走出屋门,又出了院子。

    几个人一散去,小帅就拿出扇子给甜宝扇呼着,“姐姐你热不热?”

    “姐姐,你渴不渴?”

    甜宝一转头就看见一张殷勤的笑脸。

    这人像个小太监一样跟人家身后姐长姐短的,等着恢复记忆了以后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想一头撞死。

    “不热也不渴,你老实跟着别捣乱就行。”

    “好嘞!”小帅答应的很痛快。

    听话、不捣乱是他此行的原则。

    八月多份天比较长,六点多才日落。

    五点多,甜宝让王家儿女们带上准备好的东西出门。

    指明路的同时要报庙。

    报庙也叫“上庙”或者“送浆水”,就是把逝者的亡魂引到土地庙。

    甜宝没看到老太太的亡魂,应该是早就被阴差接走了。

    一般是有怨气、心有不甘的亡魂才会滞留。

    但是人家找主事人是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一个不落的把流程走完,还得走得漂亮。

    葬礼是什么?

    就是给活人看的。

    王家老大在前面提着灯笼在前边带路。后边跟着弟弟妹妹,再后面就是儿孙辈的。

    老太太结婚早,七个儿女,已经四世同堂了,后面跟着的儿孙队伍排的老壮观了。

    一个个披麻戴孝,鱼贯而行,引得街道上的群众纷纷驻足。

    看热闹是华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即使知道这是出丧的也要瞟两眼。

    甜宝跟在队伍的边上,跟小队长一样,指引着王老大走的方向。

    要去的是西南方向的土地庙。

    土地庙在镇子边上,走了好久才到。

    这个土地庙还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家捐砖捐瓦修的。

    说是庙,更像是个不到一人高的神龛,厚度也就五十多公分,红砖垒的,最上面是瓦片搭建的檐,横梁上刻着“福德祠”三个字,左联写“保一方清吉”,右写,“佑四季平安”。

    分上下两层,上层摆着土地公公和土地奶奶的泥像,下面一层摆的供品,还有香炉。

    各地的土地庙都是五花八门的,土地公公也分有钱没钱的。

    当地老百姓有钱,或者信众多,大家筹钱建个气派的。

    没钱的就是几块砖,或者找个破缸,削一半,就成了土地庙。

    俗话说,“有钱的住瓦房,没钱的顶破缸。”

    南林镇这个算是不好不歹。

    后面的人陆续将准备好的东西一一摆出来。

    一个烧水的壶,里面放上三勺水,再放入一点米,灯一盏,八仙桌子一张,扁担一根,凳子一个,香、蜡烛,纸三捆。

    甜宝带着大家围着庙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又把带来的浆水饭倒在小庙前,将灯摆上,把纸放在庙前,然后将香扔里点火烧掉。

    王家老大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木棍,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