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四川再生水稻之父#】(2/3)
川大洋尖”水稻品种的种植:
一、育秧阶段
1. 种子处理
晒种:播种前,将“川大洋尖”种子在阳光下晾晒1 - 2天,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
浸种消毒:用合适的药剂进行浸种消毒,预防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等病害。可选用强氯精、咪鲜胺等药剂,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催芽:将消毒后的种子进行催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使种子尽快发芽。一般温度控制在28 - 32c,湿度保持在80%左右,当种子露白达80%以上时即可播种。
2. 秧田准备
选择秧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作为秧田。
耕整秧田:在播种前进行耕翻,深度为10 - 15厘米,然后耙平,使土壤细碎、平整。
施足底肥:结合耕整,每亩秧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000 - 1500公斤、复合肥20 - 30公斤,为秧苗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3. 播种
确定播种期: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合理确定播种期。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c时进行播种。
播种量:每亩秧田播种量为10 - 15公斤,要均匀播种,避免出现过密或过稀的情况。
覆盖保温:播种后,用细土或草木灰覆盖种子,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然后覆盖塑料薄膜或稻草等保温材料,保持秧田温度和湿度。
二、移栽阶段
1. 本田准备
选择本田: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田块作为本田。
耕整本田:在移栽前进行耕翻,深度为15 - 20厘米,然后耙平,使土壤细碎、平整。
施足基肥:结合耕整,每亩本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500 - 2000公斤、复合肥30 - 40公斤、尿素10 - 15公斤,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2. 移栽时间
当秧苗长到3 - 4叶期时,即可进行移栽。一般在播种后25 - 30天左右进行移栽。
3. 移栽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和种植方式,合理确定移栽密度。一般每亩移栽1.5 - 2万穴,每穴栽插2 - 3株秧苗。
三、田间管理阶段
1. 水分管理
返青期:移栽后保持浅水层,以利秧苗返青。一般水深为3 - 5厘米。
分蘖期:保持浅水层,促进分蘖。当分蘖达到一定数量时,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晒田程度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长势而定,一般晒至田面出现微裂。
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水深为3 - 5厘米。
灌浆期至成熟期:采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早断水,以利籽粒饱满。
2. 施肥管理
分蘖肥:在移栽后7 - 10天,每亩施入尿素10 - 15公斤,促进分蘖。
穗肥:在幼穗分化期,每亩施入复合肥15 - 20公斤、尿素5 - 8公斤,促进穗大粒多。
粒肥:在抽穗后,每亩施入尿素3 - 5公斤,或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以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
3.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川大洋尖”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要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及时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如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等药剂;纹枯病可选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等药剂;白叶枯病可选用叶枯唑、噻菌铜等药剂。
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可选用阿维菌素、毒死蜱、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4. 杂草防除
在移栽前,结合耕整本田,每亩用丁草胺、丙草胺等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以减少杂草发生。
在移栽后,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及时选用合适的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如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等药剂可用于防除稗草、千金子等杂草;苯达松、二甲四氯等药剂可用于防除莎草科和阔叶杂草。
四、收获阶段
1. 收获时间
当水稻籽粒成熟度达到90%以上时,即可进行收获。一般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进行收获。
2. 收获方法
采用机械收获或人工收割。机械收获时,要注意调整收割机的参数,避免损失过多的籽粒。人工收割时,要做到轻割、轻放,避免损伤稻穗。
3. 晾晒与储存
收获后的稻谷要及时晾晒,使水分含量降至14%以下,然后进行储存。储存时要选择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霉变和鼠害……】
【后面还有关于“川大白节子”……“川大白脚粘”……
一、育秧阶段
1. 种子处理
晒种:播种前,将“川大洋尖”种子在阳光下晾晒1 - 2天,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
浸种消毒:用合适的药剂进行浸种消毒,预防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等病害。可选用强氯精、咪鲜胺等药剂,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催芽:将消毒后的种子进行催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使种子尽快发芽。一般温度控制在28 - 32c,湿度保持在80%左右,当种子露白达80%以上时即可播种。
2. 秧田准备
选择秧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作为秧田。
耕整秧田:在播种前进行耕翻,深度为10 - 15厘米,然后耙平,使土壤细碎、平整。
施足底肥:结合耕整,每亩秧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000 - 1500公斤、复合肥20 - 30公斤,为秧苗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3. 播种
确定播种期: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合理确定播种期。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c时进行播种。
播种量:每亩秧田播种量为10 - 15公斤,要均匀播种,避免出现过密或过稀的情况。
覆盖保温:播种后,用细土或草木灰覆盖种子,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然后覆盖塑料薄膜或稻草等保温材料,保持秧田温度和湿度。
二、移栽阶段
1. 本田准备
选择本田: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田块作为本田。
耕整本田:在移栽前进行耕翻,深度为15 - 20厘米,然后耙平,使土壤细碎、平整。
施足基肥:结合耕整,每亩本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500 - 2000公斤、复合肥30 - 40公斤、尿素10 - 15公斤,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2. 移栽时间
当秧苗长到3 - 4叶期时,即可进行移栽。一般在播种后25 - 30天左右进行移栽。
3. 移栽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和种植方式,合理确定移栽密度。一般每亩移栽1.5 - 2万穴,每穴栽插2 - 3株秧苗。
三、田间管理阶段
1. 水分管理
返青期:移栽后保持浅水层,以利秧苗返青。一般水深为3 - 5厘米。
分蘖期:保持浅水层,促进分蘖。当分蘖达到一定数量时,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晒田程度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长势而定,一般晒至田面出现微裂。
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水深为3 - 5厘米。
灌浆期至成熟期:采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早断水,以利籽粒饱满。
2. 施肥管理
分蘖肥:在移栽后7 - 10天,每亩施入尿素10 - 15公斤,促进分蘖。
穗肥:在幼穗分化期,每亩施入复合肥15 - 20公斤、尿素5 - 8公斤,促进穗大粒多。
粒肥:在抽穗后,每亩施入尿素3 - 5公斤,或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以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
3.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川大洋尖”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要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及时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如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等药剂;纹枯病可选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等药剂;白叶枯病可选用叶枯唑、噻菌铜等药剂。
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可选用阿维菌素、毒死蜱、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4. 杂草防除
在移栽前,结合耕整本田,每亩用丁草胺、丙草胺等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以减少杂草发生。
在移栽后,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及时选用合适的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如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等药剂可用于防除稗草、千金子等杂草;苯达松、二甲四氯等药剂可用于防除莎草科和阔叶杂草。
四、收获阶段
1. 收获时间
当水稻籽粒成熟度达到90%以上时,即可进行收获。一般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进行收获。
2. 收获方法
采用机械收获或人工收割。机械收获时,要注意调整收割机的参数,避免损失过多的籽粒。人工收割时,要做到轻割、轻放,避免损伤稻穗。
3. 晾晒与储存
收获后的稻谷要及时晾晒,使水分含量降至14%以下,然后进行储存。储存时要选择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霉变和鼠害……】
【后面还有关于“川大白节子”……“川大白脚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