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冷漠的母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哪是还行,比友谊商店卖的那些不知好看多少倍!”

    何小娜连连惊叹。

    友谊商店的内衣物款式她曾见过,多为单一色调,像这样精致且花样繁复的款式实属少见。

    起初,她还会因为这样的设计感到羞涩,不敢直视,但在同伴的玩笑和时代的潮流推动下,她也渐渐接受了这种变化。

    可惜的是,那些华丽的商品往往价格昂贵,她只能饱饱眼福,从未想过拥有。

    “我们的卖多少钱啊?”

    何小娜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心中已开始盘算,如此美丽的商品,定能在市场上引起不小的轰动。

    沈央央轻声细语,手指轻轻划过摊位上整齐排列的商品,温婉地介绍着:“这款设计简约大方的,定价五块;而这款,绣有细腻花纹,质地更为柔软,六块钱一件。”

    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与自信。

    何小娜眼睛里闪烁着新奇的光芒,不禁感慨:“价格也不算高,按城里的生活水平来看,肯定好卖得很!”

    在她记忆中的那个偏远乡村,这样的价格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谁会为这样的小物什掏腰包呢?然而,自从踏入城市,在友谊商店的工作经历让她见识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那里,动辄几十上百的消费似乎成了人们的日常,优质商品更是引来一阵阵哄抢。

    城里的居民似乎有着无尽的购买力,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让他们乐于为此慷慨解囊。

    何小娜的这些感悟,其实早在前世,沈央央就已深有体会。

    “国人的消费热情,不论哪个年代,都是那么的旺盛,绝不可小觑。”

    沈央央在心中默默念道,眼中闪过一抹了然。

    外界总以为这个时代的人们囊中羞涩,却不曾想,七八十年代的他们,日后会被誉为最具幸福感的一代。

    物质虽不丰富,却因简单的生活方式而显得尤为珍贵,少了房贷、车贷的重压,心中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促使人们更愿意消费,享受当下。

    而且,储蓄的概念尚未深入人心,每个月的收入几乎与支出持平,生活显得格外洒脱。

    面对何小娜的请求,沈央央略一思索,温柔地回应:“目前只有这些现货,暂时没多余的库存。你先拿这些去试试水,若真是供不应求,我再想办法尽快补货。”

    沈央央的言辞中满是信任与支持。

    何小娜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

    随后,沈央央不仅细致地教授了内衣的正确穿着方式,还耐心地讲解了如何根据胸围选择合适的尺寸,以及定制过程中的诸多细节。

    这份耐心和专业让何小娜的面颊不经意间染上了一抹羞涩的红晕,心中更是充满了满足感。

    她小心翼翼地收好货物,带着期待踏上了回家的路。

    而一旁沉浸在小人书和连环画中的时安时宜,竟没有察觉到这细微的情感波动。

    他完全被嫂子带回的这些趣味横生的书籍吸引了,心中暗自感叹: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

    何小娜的离开,似乎给沈央央带来了一丝紧迫感。

    她意识到,既然现在两人共同经营,自己必须加快步伐,否则恐将错失市场良机。

    这种紧迫感同样笼罩着赵芳茹。

    得知竞争对手中又加入了友谊商店的员工,赵芳茹内心的火苗被瞬间点燃,她加倍努力,誓要在销售上更胜一筹。

    家里人也注意到了赵芳茹的变化。

    晚餐时间,王二妞终于忍不住在饭桌上提出了疑问:“最近你怎么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赵芳茹心头一紧,故作镇定地答道:“我不是一直待在家里吗?”

    王二妞的眼里满是疑惑,圆睁着眼睛质问道:“在家?今早我一睁眼,你就不知所踪,喊破喉咙也找不到你!跑哪儿疯去了?”

    赵芳茹连忙解释:“我就在附近转悠呢!再说,赵雷不也是成天往外跑吗?”

    王二妞立刻反击:“你和你弟能比吗?”

    “有什么不能比的。”

    赵芳茹小声嘀咕,随即补充道:“家里的活儿我都干完了才出去的。”

    王二妞不满地抱怨:“干完了就不能找点别的事情做吗?一个女孩子,天天往外跑,成何体统!”

    赵芳茹据理力争:“不是你们以前总让我别老待在家里嘛?”

    王二妞顿时火冒三丈:“你这是翅膀硬了是不是?我说你两句,你就顶嘴!”

    “我又没做错什么。”

    赵芳茹显得有些不耐烦,继续说道,“家务活我一样没落下,偶尔出去放松一下怎么了?”

    “就知道贪玩,这么大个人了,正事不做,整天就知道瞎晃荡!”

    见赵芳茹默不作声,王二妞的责备愈发激烈,“养你有啥用?就知道气我!没出息的东西,天生就是来讨债的……”

    这些话语,赵芳茹早已听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