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2章 安排(2/2)
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 ,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才抄写完毕。
全书卷(目录60卷,共计卷),册, 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四月,宫中失火,奉天门及三大殿均被焚毁,收藏在南京文渊阁的《永乐大典》正本差点毁于大火。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明世宗任命高拱、瞿景淳、张居正等人负责重录《永乐大典》的工作。
吏部和礼部主持了“糊名考试”,选拨出109位善书人。内府调拨了画匠、砑光匠、纸匠等。
惜薪司、光禄寺和翰林院也分别负责木炭、酒饭和“月米”的供应。重录工作正式开始了。
隆庆初年告成,原本归还南京。 其正本贮文渊阁,副本别贮皇史宬。
现有传闻,《永乐大典》正本在嘉靖墓中,陪嘉靖长眠于地下。
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 ,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才抄写完毕。
全书卷(目录60卷,共计卷),册, 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四月,宫中失火,奉天门及三大殿均被焚毁,收藏在南京文渊阁的《永乐大典》正本差点毁于大火。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明世宗任命高拱、瞿景淳、张居正等人负责重录《永乐大典》的工作。
吏部和礼部主持了“糊名考试”,选拨出109位善书人。内府调拨了画匠、砑光匠、纸匠等。
惜薪司、光禄寺和翰林院也分别负责木炭、酒饭和“月米”的供应。重录工作正式开始了。
隆庆初年告成,原本归还南京。 其正本贮文渊阁,副本别贮皇史宬。
现有传闻,《永乐大典》正本在嘉靖墓中,陪嘉靖长眠于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