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大阴谋家(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么大一块玉石,雕刻什么才好呢?’

    朱常瀛围着这块等人高,略呈圆形,有着白绿黄棕红五色的玉石不停转圈。

    周围看热闹的人也多,大抵有资格前来观瞻的就都要来看一眼。

    这玩意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没有杂质,通体无裂纹。不夸张的说,它是稀世珍宝。

    为了这块大石头,南洋商行也是费尽心机,将一艘福船改造加固,动用数百人修建矿场至河岸道路,安装两部大型吊车,方才将他弄上船,运回屏东。

    运回屏东之后,八位顶级工匠小心翼翼打磨两个月,方才将表面石皮去掉,露出庐山真面目来。

    朱老七已经琢磨好多日了,也问过许多人,却仍旧没有下定决心如何雕琢这块玉石王。

    这玩意他也不想自己留着,而是要送人,皇帝老子今年50整,估计要大庆,满打满算还有7个月时间,就必须下定决心了,否则时间上来不及。

    事实上已经来不及了,那几位顶级大匠早就发了话,如果雕工太过繁琐,花费几年时间也有可能。

    “殿下,如此好物,如果为了赶工而敷衍了事,未免太过暴殄天物了。”

    徐光启前来欣赏这块大宝贝不止一次了,但每一次前来都忍不住赞叹。

    华夏人对玉石的挚爱,外人难以理解,他们哪里知道,玉石之于大明人,不仅仅代表财富,还代表文化,代表传承,就如同基督徒手里的十字架,游牧人手中的弯刀。

    “晚啦,我早已写信同父皇说了这个事,如果到时候没有实物,岂不是欺君了?”

    徐光启扶额,不想说话了。

    原来你牛bI已经吹了出去,活该你为难!

    “老臣看不如将其运去京城,由皇帝陛下定夺,如此殿下也不需要为难了。”

    毕懋康倒是主意多,但朱老七不满意,这样送礼,那价值能一样么,怎能彰显做儿子的孝心?

    嗯嗯,顺带着也刺激一下京城里的勋贵,别特酿窝里横欺压平头百姓了,有本事也出海来抢啊。

    “臣也有一个想法,殿下有没有觉着此石同地球仪有些类似。”孙元化将胡须拧成了麻花,纠结道,“只是雕琢为地球仪未免太过俗气了,不够雅致。”

    朱常瀛虎躯一震,为孙元化点了一个大大的赞,此物一出,后世子孙进博物馆参观时,指不定要如何夸赞自己呢。

    “这个好,省时省力,而且别出心裁,也叫满朝诸公见识一番世界究竟有多大,那就这么定了。”

    朱老七走到孙元化近前,笑道,“既然是先生的提议,那此事便交给先生负责了。八月之前一定要完工,否则时间上来不及。”

    孙元化那张脸瞬间垮掉。

    “殿下,此事难道不应该交给工曹负责么?”

    “不成不成,这是皇家私事,不好动用公器。几位大匠的手艺都是极好的,先生闲暇时来看顾一下就可。实在不成,要不给先生多发一份俸禄?”

    孙元化无奈苦笑,“殿下不要揶揄臣了,臣接下这份差事就是。”

    正说说笑笑呢,秘书官匆匆走进来。

    “殿下,下龙湾急报。”

    朱常瀛拿过信件,展开来看。

    好家伙,才短短几个月啊,安南就打出了中原大战的节奏。

    郑梉提水陆大军五万,号称十万,以清君侧,为父报仇之名讨伐郑杜。

    郑杜则以伪皇帝名义,直接将郑梉定为叛党。

    两方大战于白藤江畔。

    对峙多日,结果原本占据兵力优势的郑梉冒进中了郑杜埋伏,水师战损过半,形势急转直下。

    结果不几日,一支阮军突然出现在战场,打了郑杜一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守升龙。

    升龙城高墙后,又有火炮拱卫。然而郑梉没有迟疑,猛攻城池。两方围绕着升龙城展开殊死搏斗。

    战至第四日,宣光军突然出现在战场,名曰‘勤王’,宣布支持郑杜。

    而此时,北方莫氏趁此机会猛攻谅山城。

    战七日,谅山城破,莫军屠城。

    屠城并非莫氏本意,而是同其联盟的山蛮所为。

    攻下谅山之后,莫氏按兵不动,舔舐伤口。

    几乎同一时间,郑杜军中忽有一支军队反水,同郑梉里应外合攻破升龙。

    不得已,郑杜火烧升龙,挟持伪黎帝以及郑梉之母奔出升龙,逃往兴化。

    郑梉领兵追击,又在李仙江畔落败,无奈退回升龙。

    “唉,安南的百姓受苦了。”

    朱常瀛露出魔鬼般的笑容,将这份情报递给赵士桢,而后又打开了第二封书信。

    这封信里边说的是有关靖安州招抚僮人情况,亦喜亦忧。

    喜的是当地僮人似乎没有兴趣圈地宣示所有权,而是拿了郑氏的好处之后就开始互相抢夺,战败者或死或逃,战胜者喜滋滋抬着战利品返回部落去了。

    沿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