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杨家春的第五封来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奴婢在香山澳并未见我大明官员或者衙役巡检执勤,当地名为明土,实则行西洋法,尊西洋神。

    我众多大明商贾在香山澳争卖生丝、瓷器、金漆等商货,三日内,奴婢便见有两艘装载生丝海船出港,瓷船更多,每日进出钱货实是无法预估。珠江海巡则视而不见,更有甚者,兵船为期护航!”

    信中还提到他曾要求参观炮厂内部,但那掌柜不同意,以事涉机密为理由把他给拒了!

    这让杨家春很生气。

    太监这个行当,除了对主子低声下气的,走在外间也是风光的很,就我身边这几个,别看年纪不大,但出去地方亮出招牌,布政使司的衙门也是随意可入的,结果在自家的地盘上好似去了外国,看一下破炮厂也不许,这不气的跳脚才怪了。

    这也没什么,杨家春这个人别看才十九岁,但城府还是有的。

    他从在香山澳的大明人处得知的一个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炮厂雇佣的大多是大明工匠,而且铁料都是从佛山购买的。而佛山是广东,乃至于长江以南最大的民间冶铁重镇,不说别的,其出产的铁锅竟然整船整船的拉去南洋贩卖。

    杨家春的这次公费旅游值了,其实回程他完全可以去佛山走一遭的,但我没办法确定他的行程,写信也没地方去投,只能靠他自己的悟性了。

    算算时间,他也应该启程返回京师了。

    葡萄利亚人都是黑了心的,就他那点钱还真未必能带回来点什么。

    放下书信,我披上大氅走出书房。

    夜深人静,星空璀璨,我的王府也是处处灯光。

    最亮处正是学堂,这帮家伙已经疯了!

    昨日算学考试,筛选出五人帮小卓理账,都是十六七岁水灵灵的小娇娘。月俸从原来的五钱直接窜升至二两五钱,年薪三十两。

    这样的诱惑对于他们这般的初级家仆殊为难得,满京城怕也找不出第二家了。唱一百遍《男儿当自强》,也没有二两银子管用,这都开始熬夜苦读了,之前这般的景象可是少见。

    还有一处灯光,那里是印书作坊。

    那个地方,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是不能去的。

    铅活汉字模七千多,数字符号字模两百余,各式图形模目前有三百多,分门别类摆在架子上,如同一个小型图书馆。

    印书作坊目前正在赶制两本书。

    《几何学初解》同《地理学初解》

    这两本书是我同徐光启合作的结果,其知识点不仅仅取自翻译书籍,也包括我华夏历代以来的成果,而且有很多谬误在我这里直接校正啦。所以才有了上述书名,署名也正是我们两位。

    我的脸皮很厚,一点也不觉得惭愧。

    两本书各自印刷三百册,两百册王府自用,一百册则是徐光启自掏腰包。他还购买了一部分知行学堂教科书。

    老头最近准备回家探亲,他家里还办着社学,说是要拿王府的教学方法试一试。

    我不是很看好他试验的前景,社学的最终目标是科举当官,是光耀门楣,我这些东西无用啊。

    当然我不会傻傻的打击他!

    尽管去试,反正不是我花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