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皇帝的逆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曹化淳这一查,发现陈奉这厮果然在京!

    这货就像一个瘟神,在荆楚被人赶回来之后,皇帝又把他派去了陕西征税,结果又惹的天怒人怨,几千人围攻他的宅院要弄死他,他躲进秦王府才逃过一劫。

    皇帝许是烦他了,把他召回京师,重回御马监任职,这已经是一个半月前的事。

    他同赵士桢的仇怨就那么点事。

    赵士桢骂了他,而他则指使地痞无赖揍了赵士桢。

    赵士桢就是因为此事才心灰意冷,辞官不做的,而我也因此得了一位有力的帮手。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厮还帮了我。

    所以我忍了他,没去找他的麻烦。

    但这次么,我决定为赵士桢出一口恶气!

    至于谣言是不是他散播的,这真的很不重要,而且也没办法去查,逮住仇人往死里弄就是了。

    我怀疑你,我就动手,也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

    不是因为不想有实证在手,而是因为查案成本太高,无法施行。

    这种阴谋诡计就不能与李卓吾、孙元化这样的人商议,只我同我身边的几个贴身太监密谋,便小卓我也没有告诉她。

    曹化淳带着几个家丁负责暗中窥探陈奉在京府邸,刘时敏则带着一队人赶去陈奉老家顺义县查访,周总管负责打探这人的近况,主要是弄清楚这人在皇帝面前是否还得宠。

    同时,我又交代门房,凡有投给赵士桢的书信,都要我亲自过目之后再送过去。

    赵士桢在京也是有些好友的,知道他在为我王府效力,所以这书信都会先行投到府里,再转送出去,其他从京城调过去的工匠也是这般做法。

    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先把这个事隐瞒下来,不让赵士桢知道。

    这般做也还是有漏洞,于是我又给杨家春去了一封书信,告知他那边也要留意赵士桢的近况,能不去天津卫就尽力少去,能拖一日是一日。

    赵士桢虽然没有道德洁癖,但知道这个事之后,着急上火是一定的,万一病了,北塘那一摊子事谁来管?

    十月末尾,综合三人所得,我终于拿到了令我比较满意的情报。

    第一,我那皇帝老子很现实,不能为他搞钱还太能惹事,陈奉自回京后还没有被召见过,显然皇帝已经厌弃了他。

    这很重要,没有这个前提,我是万万不会动手的。

    第二,陈奉在京府邸很低调,两进的小院,十几个仆从,看着相当简朴。

    但实际上则不然,这厮是个戏迷,还嗜赌如命,经常流连于青楼瓦弄,赌坊勾栏,那个小院,他是不怎么回的。

    太监也是近女色的,而需求往往比正常男人还要强烈,喜欢男人的则更多,这陈奉便在一家勾栏里养了几个男宠,而女人也是有的。怎么玩,就不得而知了。

    这样的开销绝然是普通人无法承受的,便是公侯伯家的公子哥日子长了也玩不起,而他似乎浑然无所谓,在赌坊里输赢几百两司空见惯。

    第三,这厮顺义老家的宅子,比我这王府还要大!大小老婆三十几个,丫鬟家丁过百人,本家的孩子,他就过继了三个!

    也难怪京畿盛行‘近君养亲’,自己阉割求入宫门的便超过万人。这一旦有了差事,真的是一步登天,福泽家族的。

    就刘时敏所说,陈奉那顺义老宅同勾栏院也相差不多,家族子弟同他那些小妾大多有染,周边乡里人无有不知,但这人也不在乎,都敬着他也就够了,有了孩儿他也当自家儿女来养。

    这个......似乎也有道理,都是老陈家的种,而他又注定没种。

    有了这些材料,我自信足以弄死这个陈奉了。

    这一天,我把搞阴谋的小圈子聚在一起。

    我拿出一封信交给周总管。

    “你来看看,我这样写,父皇会不会下令抄家拿人?”

    周总管打开书信仔细观看,越看越是心惊。

    “这书信若是所言为真,皇爷定然是怒极的,只是殿下啊,您是如何知道陈奉有这般多家财的,所列未免忒详细了些。”

    “我猜的!”

    .....几个人幽怨的看向我,都不想说话了。

    “但我的猜测有理有据,是根据陈奉在京日常花销,以及他府中人口推测而来的,你们信我,30万两的家财只怕还说的少了。”.

    周总管点点头,“殿下这样说,老奴是信的,那之后该如何做呢?难道殿下要上奏本告发他?”

    “不能那样做,我一个藩王调查宫里内官算怎么回事,这个道理我还是知道的。”

    我带着邪恶的笑容看向曹化淳,“你把这封书信偷偷扔在府门口,千万别让人看见你啊。如此,我就可以拿着这封书信入宫,同父皇分说了。”

    刘时敏眼神一亮,“殿下这是在效仿妖书?”

    “呃,确实是从妖书来的灵感,这么好的手段别人能用,咱们为什么不用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