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袁公可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挡路了不知道么,信不信爷爷甩你一身鱼粪?

    袁礼卿大半辈子也没被人这样折辱过,气得要死,常安更是要同鱼贩拼命。

    但现在来看,极好!

    路上的马车极多,两轮四轮都有,形色各异,虽然在北塘也见过四轮马车,但却没有这般普及。

    尝试乘坐,极好!

    十字街口,竖立三人高石碑一座,一如北塘那般做法,将各行各业四税刻印,供人观瞻。

    何谓四税,经营、契税、清污、修缮。

    袁可立将这份税碑抄录并仔细看过,契税、清污、修缮依建筑面积而定,经营则依行业而定,比如万春楼这样的风月场所,一杯酒有半杯要揣进王府的口袋,赌坊也是如此。

    同样的碑刻,在码头有,在工坊区也有。

    碑不换税不变,广而告之,极好!

    内陆所来人等,都被移民司拉去瀛州几县分田开荒。

    瀛州地多人少,极好!

    临近王府别院,又见一楼,名曰‘瀛州银行’。

    据袁可立所知,王府文武公职,商行职员凭票领俸禄,随取随用。

    袁老初时以为这玩意是类似于大明宝钞这种垃圾,问过之后,解释曰‘此乃存折’。

    王府之人调动频繁,家眷用钱不便,是以瀛王设立银行,有记录在案之公职,父母妻子皆可画押取银,仅限正常俸禄,其余收入则不可,一地一用,不可异地支取。

    譬如人在琉球,其家眷亦可在澎湖支取俸禄度日。

    百姓也可存取银两,存折工本费三钱,再无其他费用。

    两月前,瀛州银行又发行圆形银币,有一两、五钱两种面额,与银等重,正面蟠龙戏云,背面日月瀛州旗,上书‘大明瀛州府通用’,下书‘万历三十七年’,形制统一,铸造精美。

    凡王府职员俸禄皆调整为以银元制发放,百姓取用自便。

    袁可立手中就有这种银币,红毛夷的银币也有,两相对比,银含量几乎相同,但瀛王府铸币更为精美。

    支取交易十分便利,商贾百姓趋之若鹜,极好!

    ......种种极好,令袁可立心痒难耐,似乎于乌黑之中得见一缕荧光。

    来到王府院前,拜帖奉上。

    不一会儿,一对小夫妇从楼中走出,并肩而行,眉秀目炬,神采飞扬,一同前来迎接。

    朱常瀛边走边心里暗笑,这老头,总算是考察完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