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狂撒大礼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做对比,也是不公平的。那个时候读书人多少现在又是多少,价值同稀缺度是挂钩的。

    再有,若是少弄点家丁奴仆之类的,也是够花的,一家子三四十口,怪俸禄低,简直不要脸。

    当然,朱常瀛也知道自己的想法太过极端,这个时代人情味浓厚,又是宗族社会,各种花销极为繁多,就说自己吧,那也是一船一船的往京城里送。

    议事厅再次陷入混乱,这让朱常瀛嘴角憋着笑,许多人意动了。

    福建一省的文官,当值有品级的也就4百几个,一人补助50两也才去到2万两,这份诱惑还是不小的。

    一个事实要承认,再是腐败的官场也会有廉洁奉公的,相当一部分人,这个数目对他们来说就很重要,尤其一些冷锅冷灶衙门口,便想贪也贪不到啊。

    好一会儿,议事厅方才重新安静下来,一众人都把目光看向陈子贞。

    陈子贞摇头苦笑,没想到活了一大把年纪,竟然被一个尚未弱冠之人架在火堆上。

    本次会议严重跑题,但所有人又不愿重回正途......

    “殿下,此举非同小可啊,若我福建施行,叫其他省份情何以堪?而中枢也会前来诘问。”

    “其他省份?其他省份也没有推行三项附加税啊,而且也没有取消城门税同钞关。税收不同待遇自然不同。”

    朱常瀛面带微笑。

    “诸位就没有感受到么?在诸位治下,我福建工商兴旺,百姓虽不敢说安居乐业,但也好过其他地方许多吧?

    论治安,没了倭患海寇,沿海靖平祥和,流民一日少过一日,近乎于没有。

    论民生,单单渔船就已超过7百艘,假以时日,孤王相信,将会万帆竞海,带回来的鱼货就能养活半个福建!

    至于桑茶纺丝等等,不足以论。

    所有这些,若没有诸位鼎力相助,万万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孤王以为诸位皆是福建柱石,我大明朝的功臣,当赏!”

    我艹~~我们都干了些啥?这就是柱石是功臣了?

    陈子贞闻言,眉头突突乱跳,瀛王这是要干啥啊,又是撒钱又是不要脸的夸赞,这是要全福建的官员都受你的恩惠么?

    想到此处,老头的额头已经冒汗了。

    额头冒汗的不止一个而是一堆,尤其在沿海几府为官的。

    这瀛州似乎有一种魔力,把士绅官商百姓都能一锅粥的搅合进去,各得其利。

    而实学在福建,俨然已是官学以外的第一大学问,不,这比之官学还要霸道,新式农作物种植法、新式建筑法、新式纺纱机、新式服装......这福建已是大不相同了。

    这样的皇子,我大明......这究竟是天佑大明还是天厌大明呢?

    “既然无人反对,那这个事便这般定了,从留存中抽出2万两以为我福建官员补助,孤会编定章程而后上奏。

    此外,再抽出万两白银以资助福建生员,县学府学要修葺,各类书籍要添加,若有余资,则捐于书院。诸位,以为如何?”

    陈子贞直接靠在椅子上,就已经不想说话了,这特酿是要将整个福建士林一网打尽的节奏。

    每年万两捐银,今日之后,歌颂这位殿下的诗词怕是要将闽江铺满!

    谁敢不赞同?兴办教育就是大明的政治正确,在座的有一头算一头,谁敢说个不字,日后也就别想着出门了。

    又是默许?好吧,还有4万两要花。

    朱常瀛轻轻咳嗽几声,止住杂音。

    “这剩下来的银子,孤王以为当以修葺官道驿道码头为先。当然,这点银子就只能一县一县的来,孤就做个恶人,首先重修福清县至福州府官道,此事由我做主,谁也不要争了。”

    又是默许么?朱常瀛觉着好没意思。

    “各位,就没有什么要说的么?”

    一个声音突兀响起,“殿下,这沙发哪里有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