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闹出了人命(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罪名弹劾他,后果太严重,如果没有十足的证据没人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但眼下的罪名也不少,横征暴敛、欺压士绅、奸淫妇女、逼死人命......更狗血的,福州有士子去哭庙了。

    所谓哭庙,就是去孔庙里向圣人投诉,江南文人就爱干这个事,秀才举人在庙里哭,民间舆论发酵,进士老爷在暗中添油加醋,一套组合拳下来,皇帝心有顾忌,往往便会选择妥协退让。

    但这招对万历皇帝无用,几乎年年有人为了矿税一事在孔庙里哭,甚至有秀才公直接上吊自戕加以抗议。

    可喜他们的演技,皇帝老子初心不改,你哭你的,我收我的,圣人也不能阻挡他捞钱。

    弹劾朱常瀛的罪名是否为真?

    其他不说,逼死人命却是事实,其实也不是被逼死的,严格来说属于自戕。

    话说泉州府有钟姓大户,老太爷妻妾成群,当家老爷也不遑多让,其香艳故事闻名乡里。这样的大户自然躲不过税吏的毒眼,关键是举报的人太多,想不关注也不行。

    一番调查,情况属实,遂一纸公文发付,要求钟家半月内主动上报妾室婢女数量,登记缴税,附赠《妾婢税》一本让钟家看个明白。

    半月过后,石沉大海,毫无消息。

    税吏登门警告,死活没让进门。

    消息上报,就整的万长祚很郁闷,又仔细调查一番,发现这钟家也没什么后台啊,三代以内没有高官,三代以前倒是有个作到四品的祖宗,活着的只有一偏房子弟有举人功名,而那偏房早就搬走了。

    没后台还敢这般对抗官府,这不是找死么,于是乎万大公子一声令下,税吏队伍武装破门,强行给钟家女人登记入册。

    那钟家人当时哭闹的呀,险些将房盖掀起来。

    但没有用,税吏清点院中女人之后,逐个登记并开具罚单。最后一次警告,限期半月交齐,否则便强征财产抵税。

    谁想到,第二天钟家便有女人上吊自戕了。钟家人跑到府衙告状,说是家里女人为税吏玷污,羞愤自杀。

    此事越闹越大,也不知是钟家人蛊惑,还是有士子不满,十几个秀才公跑去孔庙嚎啕大哭,苛政猛于虎,这就活不得了。

    必须要说,《妾婢税》推行的确实不顺利,主动报人头缴税的不能说没有但很少,而万大公子始终狠不下心来强征,最后还是他的副手提出了一项主张。

    先商后绅,先城后村。

    第一步,逼迫商人登记人口,缴纳税款。

    这个最简单,市舶司颁布公告,各商号东家没有《妾婢税》完税证明,拒绝勘验,严禁货物出海。税司颁布公告,各商铺东家没有《妾婢税》完税证明,则不予颁发营业执照,逾期不交则追缴罚款。

    第二步,摸排城市豪门富户,掌握资料,私下谈判,逼其就范。

    这一步比较繁琐,需要有人举报,然后暗中调查取证掌握切实证据,而后私下约谈。若乖乖交钱还好,倘若拒不承认,抵死不从,则出具警告信,限期半月缴纳。如逾期不交,有功名者剥夺功名,无功名者则发布公告,将该家妾室婢女广而告之,公之于众。如还不缴纳,则依律强制执行,以财产抵缴!

    第三步,清查乡绅。

    第四步,清查普通人户。

    第一步走的蛮顺利,商人是最懂得妥协艺术的群体,干不过就融入,没钱就把人卖了放了。主要是为了女人就影响做生意,显然不值得。

    当然,不排除有隐匿不报的,但这不是重点,法度是持久的,可以慢慢的来。

    第二步则进行的相当不顺利,因为涉及到了官宦,其中不乏一些当值或者退了休的高官家族,有些人家甚至需要万大公子亲自出马约谈。

    有祖制在,只要立场坚定,但凡要点脸讲点体面知道进退的,这银子也就交了,交不起就将人发落了,了不起把人打发去乡下观望。

    万长祚虽然想在皇帝面前露脸,但毕竟也是顶级勋贵出身,使奴唤婢理所当然,他只晓得这是朱老七琢磨出来搞钱的缺德法子,哪里晓得背后的深意,所以只要过得去,自也不会把人逼上绝路。

    即使这般,还是有钟家这样的头铁出现,死了人又有士子哭庙,泉州府也出面干预,霎时间税吏在舆论场中便沦为破门踏户,奸淫妇女的人间败类。

    万大公子慌了,急忙求援,可彼时的朱老七根本不在瀛州,长史府也不参与此事,无人可以帮他。

    未几,又有噩耗传来,一钱姓大户家也有女人上吊,听说死相特别难看,舌头伸出老长。

    本次死亡事件更加离奇,税吏只敲了几下门,院里的人就死了,据苦主言说,是被吓死的......

    这还了得,青天白日的能吓死人,那这税吏岂不是比鬼都可怕?

    万大公子彻底慌了神,《妾婢税》暂停征收,就开始拼了命的同福建官绅掰扯案件细节,征税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变为打官司,一直掰扯到现在也没弄清楚个所以然来。

    事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