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白藤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好正规军也罢,都要排着队去银行领俸禄。

    虽然下龙湾瀛州分行只有五个人,可那也是银行,所有收入支出都要从这里过一遍。

    听说这厮因为军饷一事曾经闹着要回去,但没人留他,他自己又不走了......

    可以理解,瀛州发军饷的方式直接将兵与将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整崩溃了,但银子又真的很香。

    之所以派他去,只因他也是僮人,语言勉强可以共通,而且一身光彩靓丽的行头也具说服力嘛。

    “殿下,卑职可以试着说服,只是山中蛮子长期摄于郑氏威压,未必敢于就范。”

    “卑职也实话说,山中蛮首未经教化,不通信义,就怕好处拿了却不听从调遣,白白浪费了殿下的一番苦心。”

    “嗯,你说的有道理。”朱常瀛点点头,随即笑道,“不过也不要紧,账本上都记着,回来慢慢收拾也就是了。”

    余下的几日就是等待,等待驻赤柱分舰队,等待驻澎湖分舰队,等待庞大的商会船队运送大量补给。

    瀛州军的动静自然也瞒不过一直在近佐窥伺的郑氏探哨,陆地上海上的零星冲突逐渐激烈起来。

    11月5日,海军集结,大军誓师。

    34艘战舰扬帆启航,航向西南,此去百里航程,目标:白藤江口。

    商议几日,无非在三个作战方案中选择,一则攻打郑军陆地据点,二则派兵攻占靖安县,同大明连为一片。三则走海路攻打郑氏腹地。

    很显然,朱老七选择了第三者。

    沿途没有遭遇大规模抵抗,仍旧以探哨船居多,远远的观望然后便遁走。

    日中时,行62里,一河口出现在视线范围,这是白藤江的一条支流,雨季可通行,但这个时节水浅滩涂多,只渔船舢舨可行。

    而舰队东侧,则是郑氏外海最大一座岛屿,安南人称其为吉婆岛。

    这座岛周围遍布红树林,全岛为雨林覆盖,几乎没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虽然如此,舰队航速还是降了下来,组为纵向两队战列线缓缓推进。

    入夜之前,舰队进入白藤江口水域。

    江口同吉婆岛东西距离不过20里,站在船头,东西两岸皆可见。

    然而西岸却不是陆地,同样时一座岛屿,安南人称其为吉公岛。

    此岛不大,东西8里,南北4里,正好扼守白藤江入海口,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岛上设有水师营寨,又有两个渔民村落。

    但远远的,便见岛上一片灰烬,烟气还未完全散去。郑军竟然放弃了吉公岛,将岛上的军营以及村落一把火给烧了!

    真是可惜了,没有敌军出海迎战。

    朱常瀛指着夕阳下依稀可见的白藤江口。

    “当年前元舰队便是从这里深入安南,一路攻打下升龙城的。只是蒙将不耐热,在升龙城病倒了,导致陆上推进陷于停滞。而白藤江补给线则频频被安南水师截断偷袭,损失惨重。后来退军时,前元舰队选择原路返回,结果遭遇埋伏,铁锁横江,自上游飘下无数滚木,最后全军覆没。”

    “宋太宗时征安南,走的也是这条路,也是先胜后败。”

    “南汉时,中原之军同样在白藤江折戟沉沙。”

    “前后三次白藤江之战,便令安南这厮支棱起来,以为可以同中原对抗,平起平坐了,僭越称帝,频频侵我疆界。”

    “这一次,郑老儿想必也是做的这般打算,放我军入江,而后设计埋伏我军,可咱们偏不如他的意。”

    “吉公岛,我看这座岛就挺好,扼守白藤江咽喉,掐住郑氏进出大洋命脉。他不要,那咱们就拿了!”

    随即,朱常瀛发布命令,各将领分头行动!

    大军行动,周密谨慎,放下舢舨仔细探查废弃港口,同时,又有数艘舢舨从两侧浅滩靠岸,士卒登陆探查。

    安南人惯于打埋伏,挖深坑埋竹刺,躲藏在丛林里打冷枪放冷箭。

    好在这座岛面积不大,地势平坦,岛中开辟有大量稻田,树木反而不多。

    根据之前探查,这座岛上有三口水井可提供淡水,不过看这情形,水井即便没有被填平,怕也不能用了,十有八九会被投毒。

    得益于后世对这个民族的了解,所以出发之前,朱老七就三令五申,来到吉公岛,一切都要小心,切莫中了郑氏的诡计。

    果然!

    数座深水泊位被埋下尖木桩,而且数量十分密集,如果大船不明就里撞上去,那下场就惨了。岛屿上也遍布陷阱,灰烬下都埋着竹刺。

    为了对付瀛州军,郑氏也真是煞费苦心。

    当晚,舰队下锚停泊在吉公岛与吉婆岛之间的海峡,四面海域都有布置舢舨巡游警戒。

    吉公岛上,则设立了简易行营,木栅栏围起,20几座帆布帐篷,一个营的陆军,仅此而已。

    河口方向,南部海域时而传来三级警讯,代表有敌人骚扰,却没有发现大股敌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